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翻译中,再现原文风格是无数翻译学者不断地追求的翻译目标之一和巨大的挑战。人类思维方式的同一性,为风格可译提供了信息转换通道。迄今为止,国内对《老人与海》汉译本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多个译者的译本对比研究,很少关注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风格再现的研究。在准确把握原作风格的基础上,才能使译本再现原作风格。《老人与海》的语言特点是简洁精确,意蕴深远,同时海明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节奏鲜明的长短句,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小说的各个风格要素体现在具体的语言层面上,为汉译本中的风格再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本文以风格翻译再现为切入点,以吴劳1987年的《老人与海》的译本为例,结合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老人与海》的风格特征和吴劳译本对原文风格再现进行探究。本文从形式标记中的词汇标记,修辞标记,句法标记和篇章标记,以及非形式标记里的作品的内在素质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吴劳译本和原文的风格。研究发现,在词汇变异方面,人称代词变异表达了老人对马林鱼的特殊感情,使老人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更加丰满,但译本的翻译处理具有局限性,没有体现出原文的感情色彩;而外来西班牙词语直译加注的翻译反映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和异域风格特点。在修辞标记方面,比喻手法使小说语句变得简洁形象,译者关注到了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再现了修辞的美学特点和语言的张力。句式和章法体现作品的节奏感,译本对原文句式和篇章结构的还原度很高。再现原文风格必须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原作品的具体风格特征。风格标记理论在《老人与海》译本风格分析中的运用有助于理解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色,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原文小说的巨大魅力和内涵韵味,同时,为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风格再现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