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各地区之间存在的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现象,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势头在近年来保持了一种良好快速的态势,区域内各地区间的合作也日趋加强,但是在区域内依然存在着各种竞争,成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不和谐音。本文主要就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这主要是行政导向型竞争,不能仅仅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地纠正,由此而导致了许多的不良后果。
对于重复建设现象,本文着重强调了在长三角地区体现出来的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现象,尤其是港口的重复建设,文中将上海洋山港和宁波北仑港作为例子进行了对比。并对重复建设的起源和弊端进行了剖析。对于地方保护现象,文中列举了长三角各地区存在的保护各自区域利益的现象,并对地方保护的起源和弊端进行了剖析。
长三角各个区域作为竞争的主体,由各个地方政府分别代表着各自的权益。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文中将区域内各竞争主体的自然禀赋和经济特点进行了比较。根据都市圈原理,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和国外较成熟的都市圈进行了比较。根据我国处于行政改革阶段和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阶段的特点,从行政和市场的角度对于区域内的这种竞争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经济要素禀赋特点,都市圈中心城市核心力量的不足,行政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立渐进过程中的不完善是导致长三角各地区间这种不和谐竞争——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存在的深层原因。
最后,本文结合文中的分析,对于如何避免和减少长三角地区的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现象,尝试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在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更需要有一种清醒的目光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这些不良竞争现象,并尽量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少走弯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回报。本文结合成熟的区域经济理论,通过对长三角各地区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这种不和谐竞争存在的深层原因,并由此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