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院于判决书中公开合议庭少数意见,是判决书改革和合议庭改革的衔接点,在我国审判实践中尚属新生事物。2001年,广州海事法院率先公开合议庭少数意见。随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及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等地的法院也进行了相关探索。然而,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仍存在诸多问题:现行立法对少数意见公开尚无明确规定;学界对少数意见公开的学理认识不尽一致;实践中少数意见公开的操作标准不统一。本文运用类案研究、比较分析以及文本分析方法,对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厘清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理论争议,规范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实践操作标准,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有所帮助。本文正文共三万字,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合议庭少数意见概述。该部分是整篇文章的知识铺垫,主要对合议庭少数意见的概念、类型及性质作简要介绍,对合议庭少数意见以及合议庭多数意见进行比较,并对合议庭少数意见可能转化为合议庭多数意见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为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现状及问题。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来剖析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现状,主要是通过类案研究方法,对公开合议庭少数意见的判决书进行研究,归纳出目前公开合议庭少数意见的四种案件类型。继而,揭示目前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存在立法规范欠缺、学理认识不尽一致、实践操作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第三部分为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价值考量。首先,从强化法官权责统一意识等方面论述赞成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理由。其次,对反对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理由进行反驳。最后,对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法理依据进行论述,以期厘清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理论争议。第四部分为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境外考察。主要对美国的异议意见制度、德国的少数意见制度、日本的不同意见制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制度设计进行介绍。在对境外制度进行考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与总结,提出我国可以谨慎、稳妥的态度试行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第五部分为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制度构建。先对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存在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然后从适用的案件范围、运用的法院、公开的内容范围、持少数意见的法官是否署名以及判决书的制作五个方面,对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的具体制度构建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民办高校往往会把发展的焦点集中在学
学位
事实上,寻租并不是一个法学概念,然而社会的复杂多变导致了当前寻租不仅仅存在经济学领域,其也成了法学领域所要研究的课题。然而,国内外法学领域均没有丰富的有关媒体寻租行
“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它们也是正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大国。本文选取这四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考虑是这四个国家都是某种意义上的
信用证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一种贸易结算方式,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之一。信用证以银行的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贸易中因难以掌握对方资信情况而互不信任的难题,而且也为贸易双方提供了融资便利。但是信用证制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信用证自身独特的运作机制在便利贸易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信用证欺诈日益猖撅,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世界各国为了弥补信用证机制的运行缺陷
不完全给付又被称为不完全履行,指债务人虽然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了履行,但其履行的义务不符合债务的本旨,这是民法理论中一个重要且富有争议的传统问题。我国立法虽未就不完
杨荣新教授是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奠基人之一,民事诉讼法学界著名学者,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事经济司法研究中心主任、诉讼法学研究中心顾问、中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