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转型策略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临当今白热化的全球竞争势态,到底什么样的的企业才能经久不衰?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保证企业持续获得优势核心竞争力?本文以笔者所在的x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航空)作为研究对象,来探求以上诸多疑问的答案。X航空是典型的国有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目前正处在整个公司战略转型和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同时却又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众所周知,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对航空管制的逐步开放以及快铁、高速建设的全面普及,该公司原有的主干航线受到冲击,甚至完全取消某些品牌航线和支线航线,而国际航线又由于资金人员短缺和国家政策的管控无法及时有效铺开。另一方面,机队规模的迅速扩大与企业在区域、设施、人力等匹配资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与此同时,x航空在陈旧管理体制的沿袭下逐现老态,企业缺少活力、创新精神和凝聚力,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员工丧失斗志,流失严重,运输安全风险日益增大。而作为视运输安全为第一要素的民用航空运输企业,一旦安全得不到保障,无疑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更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X航空造成重大冲击,而雪灾、西藏骚乱、地震灾害、奥运效应等突发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几乎让X航空跌入了危机的边缘。在企业经营发展遇到瓶颈,内部各项矛盾凸显激化的情况下,X航空急切需要调整战略进行转型,进行2次创业,进而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企业渡过生存难关,转危为安。基于X航空目前所处的困境,笔者提出建立基于马奎特(1997)5因素模型原理的有X航空特色的学习型组织,为X航空战略转型,走出生存危机提供一套解决方案。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本文陈述了业界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x航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在查阅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学习型组织的发展历程、定义、特征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地对学习型组织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为了研究x航空学习型组织现状,笔者根据X航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学习型组织评估问卷,采集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后,运用了SPSS 13.0 for windows分别在学习、组织、人力、知识、技术5个因子层面进行了评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最终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了x航空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笔者根据马奎特(1997)5因素模型理论,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经营现状对x航空走出发展困境给出了建议和方法。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1)对X航空进行战略转型,走出危机有重要的借鉴作用。X航空新一届经营决策层正在规划5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三个一百”、“十年铸就五强”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战略规划,X航空迫切需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快速应变市场能力和员工凝聚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不失为一种X航空成功实现转型的高杠杆解。所谓高杠杆解,也称最省力解,指的是能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会引起持续而重大的改善。是力学中的杠杆原理的形象比喻,即很小的作用力也能支撑起很重的物体。(2)对国内其它航空企业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管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已成为了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民航业和其它行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的许多建议和解决方案对这些企业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风险投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高效平台,是释放创新能量的“催化剂”和“孵化器”。国内外发展实践证明,政府通过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有助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
虽然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早于台湾,早期主要是想利用IC制造能力协助其军事发展,但在技术上始终无法突破,由于美国相信中国的军事发展对其国家安全具有威胁,因此对于敏感的半导体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企业对于先进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自主创新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技术学习,技术学习的效率影
杠杆收购是收购主体以承担高负债比重为融资方式收购目标公司的一种并购活动。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杠杆收购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随着现代组织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各种类型的员工,在从事着具有巨大挑战性工作的同时,他们不断强调自我需求,自我追求。员工情感上的需求能否满足,决定了员工在工作上能能否会充分地
本文拟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角度对此展开论述以实证分析。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基本状况,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创新点。该部分内容明确了研究内部控制环境与财务舞弊之间关系的可行性。该部分还对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环境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只有充分了解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研究角度。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