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镍锌电池的镍基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及可穿戴电子设备、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它们对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效率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镍锌(Ni-Zn)电池由其表现出的高效率,高输出电压(1.73 V)和良好的安全性等优势,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储能设备之一。但是,镍阴极存在的活性位点不足和离子扩散速度低等问题,导致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低,从而阻碍了Ni-Zn电池的商业化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通过离子掺杂和设计新的纳米结构两种方法来改善和提升镍阴极活性物质Ni(OH)2的性能。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了钼掺杂的Ni(OH)2,并对它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探究,透射电镜(TEM)显示它是由晶粒组成的致密、高序、无定形结构,该结构可以丰富反应活性位点,并且能够建立高效的离子扩散通道;探究了镍钼添加比对生成Ni(OH)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还探究了Mo-Ni(OH)2的质子扩散系数;此外,还研究了Mo-Ni(OH)2在镍锌电池作为镍阴极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Mo-Ni(OH)2电极的平均放电比容量为173 mAh g-1,在深度放电的状态下,其放电比容量最高可以达到300 mAh g-1;Mo-Ni(OH)2电极能够稳定循环1200次,容量衰减仅为2.6%,展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另外,首次通过添加磷钼酸(HPMo)自组装形成三维(3D)花状结构的Ni(OH)2,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组成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循环前后的镍阴极进行微观形貌的观测,采用透射电镜(TEM)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探究。采用循环伏安(CV)等方法对其电化学可逆性进行了探究。当对作为镍锌电池的阴极材料进行评估时,在2.5 A g-1的电流密度下,3D花状Ni(OH)2镍电极放电比容量可达277.5 mAh g-1(截止电压1.5 V),在深度的放电状态下,最高可以表现出346.9 mAh g-1的比容量;另外,在5 A g-1的电流密度下,镍电极能够稳定循环10000次。其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三维花状结构提供了足够的电化学反应位点,花瓣间的多孔通道使活性物质与电解液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减少了电极膨胀与极化,提高了电池效率。此外,本文提出了3D花状Ni(OH)2电极材料可能的生长机理,为三维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方向。
其他文献
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是计算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参数,而现有模型估算光能利用率有较大偏差,基于遥感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
生物质燃气再燃可有效减少污染物NO_x的生成并实现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对污染控制以及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电厂660MW褐煤前后墙对冲锅炉为研究对象,采
夏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冬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对实现河南省地区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河南省
火炮等武器发射产生的冲击波会对操作人员和周围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准确采集冲击波信号可为评估物体毁伤,评价武器性能提供定量的可靠数据。冲击波信号高频信息持续时间短且具有突发特性,为保证火炮冲击波瞬态信息的完整,需要传感网络中的节点维持高采样率对其进行捕获。持续的高采样率将造成冗余数据过多,给传感器节点存储空间和传感网络数据传输性能带来压力。冲击波信号具有能量集中特点,符合压缩感知技术对被测信号的稀
自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养生,更多的追求营养,健康,安全。民以食为天,于是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应用也逐渐成了国内外食品研究的热点。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的平衡失调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锌离子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依靠外来食物提供,是人群中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所以,研究锌离子在体内的吸收、转运、利用以及其他可能性的功能,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大跨屋盖结构以其造型新颖,空间利用大,功能性多等优势获得广泛应用,由于此类结构质量轻、柔度大、阻尼小、自振频率低等特点,风荷载对其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对于外型复杂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纤维化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代谢组的差异,寻找与HBV相关性肝纤维化相关的潜在标志物。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
目的:获得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数据,基于解剖结果,对胸背动脉穿支分型,根据皮瓣分型指导临床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法:随机选择17具20侧新鲜标本,红色乳胶灌注动脉,
胃是人体储存食物、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但胃部组织的肿瘤病变(胃癌)正成为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了解人胃组织的力学性能对胃部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
目的:通过观察辨体施膳对2型糖尿病(T2DM)痰湿体质患者的影响,探讨辨体施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T2DM痰湿体质患者的饮食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与依据。方法:将收集到符合T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