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宝鸡地区的气象灾害发生频繁且类型多样。如:旱灾、水灾、雹灾、霜冻、风灾等。这些气象灾害破坏性大,对当时宝鸡地区的民众生活影响巨大。故而,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频繁发生的原因、阐述其对当地民众造成的影响及各级政府、民间组织以及各社会人士对灾害的救治情况。复杂的气候环境、多样的地形、疏松的土壤、众多的水系这些自然因素使得该地的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相当高。与此同时,民国时期宝鸡地区的气象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粮食的歉收或绝收是其给农业生产带来破坏的常见表现。粮价飞涨,破坏交通、建筑设施,人口的死亡或迁移,社会秩序的不稳定等种种现象皆是灾害威胁民众生活的体现。针对当时当地多发且破坏性大的灾害,各级政府、民间组织以及社会人士给予了一定的救灾举措。在多方力量的联合下,救灾取得一定成效。但薄弱的政府财力、苛捐杂税的征收、一些机构或人士对救灾的阻截等种种因素影响着救灾成效的发挥。通过对民国时期宝鸡地区气象灾害的灾害概述、灾因分析,灾害给当地民众造成的影响以及灾害的社会应对进行论述。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给当今宝鸡地区的社会救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