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这种粗犷式的发展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2007年7月30日,环保部、银监会以及人行共同提出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即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指银行运用金融的杠杆,引导信贷资金的投放方向,同时利用差异化的定价促使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与环保企业的持续发展。这项政策的落地,拉开了我国实行绿色金融改革的序幕。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绿色发展纳入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框架中,这进一步加快了商业银行实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脚步。由于商业银行是绿色信贷投放的主体,基于这个角度,本文开展了如下的研究:第一,重点分析发展绿色信贷的动因。除了环境的外部性,通过建立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博弈模型,阐述了政府推动绿色信贷政策的必然性。同时,对商业银行的损益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博弈模型,指出商业银行是否实行绿色信贷的政策,与“两高”企业和环保企业两者的客户价值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在理论方面探讨了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降低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伴随着绿色信贷的扩张而产生的绿色声誉,也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带来正面的影响,能够显著提升商业银行的价值。第三,通过实证,本文发现绿色信贷的规模与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会增加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决心与信心。具体而言,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但是针对股份制银行,绿色信贷规模的影响十分显著。此外,在对商业银行绿色声誉和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媒体关于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报道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之间亦呈现正相关的趋势,因而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宣传平台和渠道优势,积极寻求与环保组织的合作,挖掘绿色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