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手术时机选择的meta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JONE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80%的胰腺炎患者为轻度急性胰腺炎。在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胆源性,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减少其复发的首选方法。但其胆囊切除时机的选择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meta分析评价和比较轻型胆源性胰腺炎分别在入院72h内(早期手术组)和入院72h后(延期手术组)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的有力证据。方法:通过互联网在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等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等中文数据库中检索从建库到2021年3月发表的关于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延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相关文献。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相关文献,从中提取相关数据,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ERCP使用率、再入院率等原始研究资料。并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早期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ERCP使用率、再入院率等水平结果的异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篇文献(随机对照试验8篇,回顾性分析10篇),患者共计25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在手术并发症、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以及ERCP的使用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延期手术组相比,早期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SMD=-1.73;95%CI:-2.43~-1.02;P<0.00001),再入院率更低(RR=0.34;95%CI:0.14~0.84;P=0.02),并且纳入文献中延迟组患者等待手术期间发生的与胆结石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胆绞痛、复发性胰腺炎、胆囊炎、黄疸和胆管炎概率为26.00%。结论: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于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延期手术等待过程中胆源性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再入院率,但是根据当前数据无法证实其可降低轻型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以及围手术期ERCP的使用,本次研究大量数据来自系统回顾性分析,可能导致潜在的偏移,因此仍然需要高质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于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安全有效性。另外,由于不同地区、国家医疗水平的影响,应该严格控制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临床情况决定手术时机。
其他文献
目的:在临床工作中,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结果共同影响了乳腺病变的治疗决策的制定。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发恶性肿瘤。对乳腺病变的早检出、早治疗,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转归预后。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是取材的常用手段。因为获取病灶的方法、影像学评估能效、病理学诊断水平差异,依然会产生穿刺病理与手术病理结果出入的后果,影响后续治疗。本研究纳入大样本的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与手术石蜡病理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一前路(Stoppa入路)与前后联合入路(Stoppa+K-L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回顾性分析在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由我院骨创科同一组医师手术治疗的髋臼双柱骨折(Judet-Letournel分型)患者20例。按照手术治疗时所选用的手术入路将其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中的患者均采用Stoppa手术入路,共计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
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与传统开放下行甲状腺切除术后的各项指标,分析两术式各自的优劣,评价达芬奇机器人行甲状腺手术的疗效。方法: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腺体病区术前高度怀疑恶性病人,有强烈的颈部无瘢痕要求,并自愿选择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病人纳入试验组(BABA入路),将同期选择开放手术的病人(要求行传统开放手术,并且签署手术同意书)纳入对照组,对两组病
目的:本研究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使用SARC-CalF量表进行肌少症的筛查,探讨了老年冠心病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期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肌少症的患者实现早期筛查诊断,为其下一步的评估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入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及心内科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13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ARC-CalF量表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MVD的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9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选取139例。其中疼痛范围累及三叉神经眼支(V1)支配区域者13例,上颌支(V2)支配区域者17例,下颌支(V3)支配区域者28例,V1-V2支配区域者为17例,V2-V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比较我国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长期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集有关比较我国行ACDR术和ACDF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非随机对照研究(non-RCT)的文献,检索年限为: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由2位评审员独立完成阅读筛选文献、提取数
目的:探讨在山西新推广的C臂及神经导航辅助下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回顾性随访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微血管压迫术的67名病人与C臂及神经导航辅助下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的77名病人
目的:心脏瓣膜病的根本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所观察到长期以来大部分病人未能在恰当的手术时机接受手术治疗,致使手术风险增加,手术获益未达最大化。我国瓣膜病患者发病年龄仍以成年人为主,而该年龄段病人承受了大部分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其劳动力能力的丧失或减退意味着社会和家庭功能的缺失。动员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在最佳时机手术治疗可以减少上述问题。研究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治疗延迟现状并分析心功能NYHA
目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发病隐匿,病程长,很难及时发现,从而影响早期治疗,往往进展为慢性甚至重症心脏瓣膜病,临床观察发现,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病人的术前心功能状态不同,术后的恢复效果不同。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心功能状态二尖瓣狭窄病人二尖瓣置换术后的围术期效果,进一步研究影响二尖瓣置换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从2014年10月至201
目的:收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胃排空障碍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单一医疗团队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病例共计7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GE,将70例患者分为DGE组(n=18)和非DGE组(n=52)。选择可能影响PD术后DGE发生率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危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