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群海马体积评价与海马沟腔磁共振成像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海马位于侧脑室颞角底部,外形如同海马而得名。人类的学习、认知和记忆等方面与大脑边缘系统密切相关,而海马是边缘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海马与神经精神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发展过程缓慢,早期缺乏敏感的判定方法,因此海马形态学测量成为评价海马是正常状态还是病理状态的主要方式。海马体积微小且结构复杂,磁共振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是目前观察海马形态最常用的方式。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更高的场强及更高的分辨率图像,更能清晰反映海马组织形态和内部细微结构,因此近年一些学者在研究海马的过程中发现海马内存在一些小的异常信号,主要位于齿状回、下托和海马角之间,相关文献称之为海马沟腔(Hippocampal sulcal cavities,HSCs)。HSCs在海马斜冠位图像呈圆形或曲线状,轴位图像呈新月形,在T1WI和T2WI上与脑脊液呈现相同的信号特征。关于HSCs的起源观点并不统一,部分学者从胚胎发育层面推测HSCs的起源,在海马胚胎发育过程中海马裂隙不完全闭合,在海马裂隙侧缘形成的先天性囊性残余,推断HSCs可能属于一种发育变异。部分学者发现海马裂隙内有动静脉血管穿行,认为HSCs可能是扩大的Virchow-Robin间隙。也有部分学者坚持“循环破坏理论”,他们认为HSCs可能是与缺血缺氧性疾病有关的微小血管病变。关于HSCs的临床意义意见也不一致,以往研究发现HSCs与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近期部分研究显示HSCs与认知功能不存在相关性。HSCs与海马体积、年龄是否存在相关性的意见也不统一。目前关于海马体积的研究大部分是在海马相关病患中展开,由于研究层面、纳入的样本量、计算工具及标准化方法的不同,所得结果也不尽相同。关于HSCs的研究对象多为认知功能相关疾病患者,年龄范围较窄且中老年人群居多,对正常人群特别是年轻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缺少正常群体统一且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旨在采用手动勾画测量方法评价正常人群的海马体积,并探讨正常人群海马体积与性别、侧别、年龄和颅内容积的相关性,第二部分评价正常人群HSCs的检出率、数目以及HSCs与性别、侧别、年龄、海马体积的相关性,为海马功能-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性数据。第一部分 正常人群海马体积磁共振测量评价目的:评价正常人群海马体积与性别、侧别、年龄和颅内容积的相关性,为海马功能-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和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数据。材料与方法:收集187例受检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106例,年龄范围6-88岁,平均年龄48.15±19.5岁)。我们将受检者分为6个年龄组:第一组:<25岁者,28例;第二组:26-40岁者,24例;第三组41-50岁者,41例;第四组:51-60岁者,41例;第五组:61-70岁者,29例;第六组:>70岁以上者,24例。所有受检者行常规序列扫描((T1WI、T2WI、FLAIR及DWI)和海马斜冠位T1序列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鼠标勾画海马边界,计算出其相应层面的面积,再乘以层厚获得该层面的体积,各层面体积累加得到绝对海马体积,利用相除法和协方差法对海马体积进行校正。不同侧别绝对海马体积、相对海马体积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性别绝对海马体积和相对海马体积采用t检验。6个年龄组间绝对海马体积和相对海马体积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最后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海马体积与年龄、颅内容积的相关性。结果:最终187例纳入研究,右侧海马绝对体积为2297.42±301.31 mm3,左侧海马绝对体积为2270.42±302.40 mm3,右侧大于左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相除法和协方差法校正后,右侧相对体积仍大于左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男性海马绝对体积为4665.78±643.56mm3,女性海马绝对体积为4492.67±551.303 mm3,男性海马绝对体积大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经相除法和协方差法校正后,两种方法校正后的相对海马体积女性大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0)。6个年龄组中,除第一年龄组,随年龄增长左右两侧绝对海马体积呈轻度缩小趋势,经方差分析各年龄组左右两侧绝对海马体积存在统计学差异(右侧F=2.568,P=0.028;左侧F=2.701,P=0.022)。相除法和协方差法校正的相对海马体积,除第一年龄组,随年龄增长左右两侧相对海马体积亦呈轻度缩小趋势,经方差分析各年龄组左右两侧相对海马体积亦存在统计学差异(相除右侧F=3.927,P=0.002;相除左侧F=4.005,P=0.002;协方差右侧 F=3.380,P=0.006;协方差左侧 F=3.382,P=0.006)。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绝对海马体积、相对海马体积与年龄均无相关性(绝对海马体积与年龄P=0.985,r=0.001;相除后相对体积与年龄P=0.568,r=0.042;协方差后相对体积与年龄P=0.516,r=0.038)。绝对海马体积、相对海马体积与颅内容积亦无相关性(绝对海马体积与颅内容积P=0.579,r=-0.04;相除后相对体积与年龄P=0.283,r=-0.079;协方差后相对体积与年龄P=0.929,r=0.007)。结论:正常人群右侧海马体积大于左侧,绝对海马体积男性大于女性,校正后相对海马体积女性大于男性。25-40岁年龄段海马体积最大,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海马体积呈轻度缩小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海马体积与年龄无相关性,海马体积与颅内容积无相关性。第二部分 正常人群海马沟腔磁共振研究目的:统计分析正常人群中HSCs的检出率、数目,评价HSCs与性别、侧别、海马体积和年龄的相关性,为海马功能-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性数据。方法:187例受检者行3.0磁共振头颅常规扫描(T1WI、T2WI、FLAIR及DWI)、海马斜冠位T1和横轴位T2序列扫描,分别测量颅内容积和左右两侧海马体积,利用相除法对海马体积进行校正。统计HSCs检出率、左右两侧HSCs的数目。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HSCs的检出率,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侧别HSCs的数目。根据HSCs数目分为4组:0,1-5,6-10,10以上,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绝对海马体积,组间相对海马体积和组间平均年龄有无差异。最后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HSCs的数目与绝对海马体积,相对海马体积和年龄的相关性。结果:187例受检者,HSCs的检出率为95%,HSCs的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P=0.448)。检出HSCs总数目1486个,左右两侧数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93)。女性检出HSCs的数目多于男性。组间绝对海马体积、相对海马体积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943,0.287)。组间平均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结果显示第一组与第三组和第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00),第二组与第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三组和第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HSCs与绝对海马体积、相对海马体积和年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6、-0.005、0.055。结论:正常人群具有较高的HSCs检出率,检出率无性别差异,左右两侧检出数目无差异。HSCs与年龄呈低度相关性,与海马体积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最初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随疾病进展认知功能出现全面衰退,最终生活不能自理。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痴呆患者,AD约占痴呆总数的2/3,成为我国第五大死因。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该病患病形势严峻,是全人类亟需解决的健康难题。该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但如果尽早进行干预治疗,能一定程度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科学家们一
[研究背景]卵巢组织冷冻和自体移植是目前保存幸存癌症患者生育力最理想的方式。延续了卵巢的内分泌及生殖功能。全球已有数百例移植手术,通过该技术获得活产数超过160例,且移植后60%左右患者在三个月内恢复内分泌功能。目前均采用卵巢组织皮质移植,属于无血管吻合的移植。因此,移植初期面临新生血管建立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持续数日的缺血最可能引起深度和不可逆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这段时间内,约有60-70%的
[研究背景]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球上皮下基底膜外侧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有基底膜增厚。约75%的患者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目前发现的靶抗原包括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和、1 型血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一直以来都是神经外科治疗重点及难点。血肿形成后可出现占位效应,直接损伤脑组织,并造成血肿周边的脑组织缺血;于此同时,血肿凝结及液化分解的过程可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如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凝血酶、血浆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外科手术治疗可清除脑部血肿,减轻其因血肿所引起的占位效应以及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和肥胖的患病率均日趋攀升,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难题。OP和肥胖均为代谢性紊乱疾病,且研究发现两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既往有观点认为,肥胖导致的体重增加能够防止骨质丢失和OP的发生,对骨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证实,高脂摄入能导致骨强度降低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特点是子宫内膜样组织在子宫腔外种植,是雌激素依赖的具有恶性肿瘤行为的炎症性疾病,是造成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痛经和不孕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0%-15%。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在其发生和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经典的雌激素基因组效应外,还有快速的非基因组信号效应,后者由一种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定义为妊娠20周后新发的高血压和终末器官损害,包括蛋白尿,与相当大的母婴发病率与死亡率相关。PE发病原因多样,病理过程复杂,至今对其详细的发病机制仍不明晰。研究认为慢性子宫胎盘缺血,滋养细胞凋亡和坏死增多等可能诱发或参与PE的发生。已有研究表明,PE时会出现滋养细胞的非正常分化、侵袭能力低下、凋亡过度等现象,导致子宫
研究背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的,在人体的正常发育、分化和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糖脂代谢和能量稳态的重要调节因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内分泌系统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是各种因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生理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属于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素缺乏症是指血清甲状腺素总量(TT4)过低,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负反馈导致促甲状腺素(Thyroid
第一部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RET)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粘膜中的表达改变及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研究背景和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特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次数和性状改变,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病人常伴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IBS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涉及内脏高敏感、胃肠动力异常、菌群紊乱、精神心理应激等,然而其具体
研究背景近年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认知障碍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T2DM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受损,不仅体现在记忆损害,还表现为注意功能受损。注意是人类认知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调控机制,与人类认知活动的信息处理过程密切相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