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宋元时期传统木构铺作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地区宋元时期传统木构作为中国传统木构源流的重要一支,无论对研究本地区的木构谱系还是研究中国传统木构的发展脉络都有着重要价值。然而由于江南地区水系发达、气候湿润,加之战争和人为破坏等原因,江南地区留存下来的宋元时期木构建筑实例十分匮乏。另一方面,建筑的连续倒塌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更是面临着同样的风险。若因为局部破坏而导致这些珍贵的木构建筑出现连续性大面积的坍塌是非常可惜的。为了对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进行有效的保护,亟需对江南地区宋元时期传统木构建筑的抗连续倒塌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结合结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从传统木构中的重要构造——铺作切入,对其在结构倒塌时的受力机制和作用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总结了江南地区宋元时期传统木构建筑的铺作样式和铺作布置方式等方面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斗栱形式上多用双昂,后尾挑斡至下平槫且与梁柱均有所连系,五至七铺作更为普遍。宋代面阔补间铺作之典型布置方式为当心间2朵、次间1朵,至元代则增加为当心间3朵、次间2朵。其次,本文选择了典型斗栱样式进行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总结了主要构件的传力路径和受力机制,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度有限元分析的斗栱简化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屋面荷载情况下,斗栱衬方头、外耍头和昂受弯,华栱和华头子则主要受压,面阔方向的单栱、重栱与枋组合受力;在倒塌情况下,斗栱主要通过梁枋向两侧传力,枋与栱在散斗处脱开,不再共同作用;本文提出的“梁杆式”简化模型计算时间远小于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所需时间,约下降90%~97%,且总体上与精细化模型的一致性较好。接着,本文选择典型传统木构单榀框架进行连续倒塌试验研究,研究不同的铺作样式和布置方式对木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倒塌时,柱间阑额是主要的传力构件。但是,铺作间的横向构件也可以在倒塌时提供有效拉结,与阑额共同工作。柱头正心位置的构件是较为关键的受力构件;铺作的存在还可以有效的提升结构的总承载力,有补间铺作的木框架总承载力约比无铺作的木框架高出138%~158%,仅有柱头铺作的木框架也比无铺作的木框架高出约45%~60%;相较于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在倒塌时起到作用更为十分关键,可有效提升结构在倒塌时的延性和总承载力。最后,本文选择典型江南地区宋元时期传统木构实例进行抽柱后结构的空间推覆分析,研究铺作在空间木构架连续倒塌时对结构传力路径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某根柱突然失效时,周围的梁、枋、槫、阑额等横向构件可以提供多个方向的拉结,防止结构进一步的倒塌;铺作之间的横向构件在倒塌时联合周围构件形成“组合桁架”共同受力,提供了有效传力路径和整体性拉结,大大增强了结构倒塌时的备用荷载路径。这也使得局部柱失效后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提升约30%~50%;相比与檐柱和角柱的失效,金柱的失效更不容易造成木构大殿的连续性倒塌。本文的研究可为江南地区宋元时期传统木构建筑的抗连续倒塌加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背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作为改良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不仅具备PLIF的所有优点,同时避免了PLIF的危险性和局限性,目前已经成为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主要术式。但是,TLIF同样也面临一些问题,术后发热是此类手术后常见现象,术后发热不仅增加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延长住院周期、增加住院费用,而且对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造成众多不便。目前,关于TLIF后发热危险因素
针对现有除湿技术普遍存在的低效率和高能耗缺陷,结合空气中水分子具有的电负性及外场技术近些年来在传热传质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渗析的空气直接除湿方法。本文结合电渗析技术和膜分离技术,进行电渗析空气直接除湿过程的探讨。鉴于目前外加电场在除湿领域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针对此过程进行相应的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为了研究电场作用下水分子在分离膜中的扩散特性,简化膜及气
为获得高塑性高电导率低氧铜丝,本文采用微合金化法制备稀土处理低氧铜,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力学性能、导电性能检测等手段,研究了拉拔形变量、退火温度及稀土 La添加量对低氧铜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拉拔应变量下低氧铜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拉拔应变量的增加,低氧铜的强硬度均呈现先上升后轻微降低的趋势,抗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血清胆固醇水平,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对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发生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高胆固醇血症与内分泌
航空重力测量是获取地球重力场的测量手段之一,由于重力测量精度高和速度快,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三轴平台航空重力仪测量数据进行后处理软件设计和研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针对航空重力数据的预处理阶段,加强了对原始数据质量控制,对重力测量系统和GPS导航系统获取的垂直加速度信号的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出某架次重力仪信号的延迟量为0.27s,修正后实现GPS与重力仪数据时间同步。基于游移方位惯
建筑外围护结构将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分隔开来,其热工性能对室内环境与建筑能耗均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一直是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重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通常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减小外墙传热系数,减少因传热导致的能量损失;二是提高围护结构气密性,包括外窗气密性以及墙体气密性,减少因空气渗透导致的能量损失。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选取四栋建筑进行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实测分析,并通过软件模
现代社会中,室内场景的位置感知服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的可见光室内定位技术由于其成本低、精度高、安全性高和能耗低等优点,关注度越来越高。现有基于RSS的可见光室内定位系统,未考虑到光源布局和定位算法的光源选取方式对定位误差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克拉美罗下界(Cramér–Rao lower
目的:盆腔肌筋膜疼痛(MFPP)属慢性盆腔疼痛的一种,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因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医患认知率较低。目前国内外针对MFPP的治疗方法较为传统,主要为盆底健康教育、Kegel锻炼、物理按摩、生物反馈治疗、局部注射药物、口服止痛药等。为探索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研究治疗后患者主观盆底肌肉疼痛评分(NRS)、医生触诊患者盆底肌肉疼痛评分(NRS)、PGI-I量表、盆底表面肌电G
当前在司法领域中,信息往往是以文本这种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为了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深入地分析、研判,实际中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进行关键信息的标注。目前,对于司法领域文本的标注任务,利用现有的通用文本标注工具进行手工标注,并不能满足标注需求。首先,法律领域文本不仅数据量大,且其中最具参考价值的裁判文书属于典型的长文本,存在大量冗余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并且司法领域文本
本文以能量建构为研究方向,探索了能量建构概念的理论依据,将建构学的环境调控领域的当代发展与时兴的热力学理论相结合。将传统建构领域对无形的力的关注延伸到对同样无形的能量的关注上来,从建构学对力的可视化的表现延伸到对能量的表现上来。就像建筑之中的力分为压力、拉力、弹力等形式,建筑中相关的能量又可分为光能、热能、风能、太阳辐射能等。本文尤以建筑表皮上的太阳辐射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晶硅光伏为太阳辐射能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