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技术接受的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促进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信息技术有着提高组织效率、增进组织绩效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即它能够做的,或是在理想状况下能够达到的)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用户如何使用它。作为信息技术的最终使用者,个人用户在日常工作中能否有效使用技术,决定了信息技术真实的价值和影响。 理解用户为什么会接受或是拒绝信息技术是信息系统(IS,Information System)研究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目前,关于用户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已经证明个体的信念、态度是决定其使用意向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能够较好地解释个体接受或拒绝信息技术的原因。但是从管理学研究的角度看,研究的最终目标不应该是寻求对用户技术接受现象的解释,而是应当在解释用户接受或拒绝信息技术原因的基础上,探寻用户对新系统的反应以及促进用户接受的有效方法。然而现有技术接受研究成果还难以直接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其中,对用户技术接受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是限制已有研究结论的全面性,并进而削弱其在实践中的可应用性的主要原因。 本文在对用户接受行为研究与IS成功实施理论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创新扩散理论、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深入剖析用户的技术接受和使用过程,总结了影响用户接受的信念和态度的形成及演化规律,分析了个体信念、态度与使用意向的关系,建立描述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进一步将个体的技术使用过程纳入组织IS实施的框架中考虑,系统地提出IS实施过程中管理用户接受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中国企业实施用户接受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清用户接受和系统使用的具体含义,综合分析用户的接受和使用过程,总结信念、态度的形成、演化规律以及与使用意向的关系。(2) 建立描述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失调感和满意度两个变量,反映接受和使用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3) 通过实证研究对影响因素模型中各变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反映使用经历的三个变量对后续使用意向的影响类似于保健因素的作用。好的使用经历不一定能促进后续使用,但不好的使用经历对后续使用意向的负面影响将会很显著。(4) 将个体的技术接受和使用过程纳入组织IS实施的框架中考虑,提出IS实施中管理用户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并通过多个案例进行实证检验。
其他文献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8月12日,台湾南投县百香果生产合作社有关负责人前往广西南宁,与广西农业科学院达成开展百香果优良脱毒种苗繁育及栽培示范园建设实质性合作项
传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在着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因此在多噪声干扰环境下,提出船舶远程通信数据传输优化方法。首先用无线基站来代替卫星系统实现远程通信设备的更换,在通信数
目的 探讨冥想松弛疗法对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96例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
碘海醇是一种含有3个碘分子的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1],是目前影像学诊断中最常用的造影剂之一,主要用于血管造影、CT增强扫描、尿路造影、介入治疗等。为了解碘海醇所致过敏
以新鲜采摘的五指毛桃(Ficus hirta Vahl)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6-BA)、α-萘乙酸(1-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和2,4-表油菜素内酯(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多为连续出版物,或具有连续出版物的刊行初衷。刊期短则一季,多则一年或数年。经费充足与否,会影响刊期。发表周期多为一年至五年,也有十余年的。用稿率以10
四旋翼无人机由机架、电机及驱动模块、飞行控制处理器、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遥控器模块和电源模块等组成,飞行器通过改变两对相互交叉对称的旋翼的转向和转速,实
城市社区治理的范围延伸至商务楼宇社区,对于组织动员职业群体及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弱政治强经济”商务楼
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原则冲突,更令人困惑的是种种道德原则是如此尖锐地对立着,不可调和,以至于人们很难在其中做出选择。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当代西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企业结构的调整,职工待岗逐渐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如何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有效管理国有企业待岗职工,实现企业向优化结构转换,保持企业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