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金融业务研究及对上海自贸区的启示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ong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岸金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是现代国际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岸金融业务运作灵活、资金进出自由、政策环境宽松,使其具备了成本低、流动性高、竞争性强的优势,吸引着全球投资者和跨国资本,对所在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作为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离岸金融业务引导国际资本流入,为有效利用巨额外汇储备探索路径,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世界离岸金融的主要业务和创新发展,详细分析了离岸金融业务对所在国经济带来的正面、负面的影响以及世界主要离岸金融中心的业务运行情况。以发展模式、区位选择、政策环境、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为支撑,分析了离岸金融业务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经验,以及国际监管机构在离岸银行业务、离岸保险业务、离岸证券业务的监管规则,和各国政府在市场准入、外汇管制等方面的监管经验。试图将这些原本松散的观点提升到规范和系统的理论研究层面。文章结合我国和上海自贸区的实际情况,借鉴世界离岸业务发展的成熟经验,认为上海自贸区适宜采取离岸外币业务有限渗透、离岸人民币业务内外分离并举的运行模式;随着自贸区离岸市场功能逐渐完善,离岸金融业务将在融资类产品、资金结算类产品、离岸私人银行业务、离岸中间业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金融监管当局需要在外汇管制、市场准入和风险管理方面改进监管办法、提高监管效力,最后对上海自贸区顺利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处在“走出去”的初级阶段,面对国际金融形势的不断变革,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化路径变得尤为重要。受历史因素及行业内特定的结构性差异影响,我国国有大型
成分输血有减少副作用、减少免疫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的负荷,节约血源,减少血源传染病的发生等优点,值得全面推广.其关键是提高血液成分分离水平,有条件者推广仪
本文以2006至2015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激励、风险承担以及企业绩效三者关系,同时,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对管理层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风险
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举世瞩目的,经济规模和对外贸易跃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的金融地位远不如贸易地位,存在诸
货币供给作为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为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我国为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同时保障国内高速经济增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列第二位,其死亡率列第一位,尽管研究发现某些因素与卵巢癌发病有关系,但卵巢癌发病病因尚未定论,本课题的El的是研究卵巢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探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讨人事代理制度产生的原因,以及新制度经济学与人事代理制度的关系、人事代理制度的路径依赖等问题,以期为完善国有企业人事代理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