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改实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教育的诸要素进行改革、实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对服务学生发展、指导教育实践、创新教育理论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们对教改实验给予颇多关注,取得丰富成果,其中,教改实验之特征研究成为热点之一,为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探讨教改实验的特征并提出诸多见解,但相关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对阶段性特征梳理较多,对整体性历程关注较少,导致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改实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教育的诸要素进行改革、实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对服务学生发展、指导教育实践、创新教育理论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们对教改实验给予颇多关注,取得丰富成果,其中,教改实验之特征研究成为热点之一,为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探讨教改实验的特征并提出诸多见解,但相关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对阶段性特征梳理较多,对整体性历程关注较少,导致研究脉络繁杂、内涵不清;二是从单一维度总结分析的较多,从多种维度综合分析的较少,难以从整体层面把握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三是忽视教改实验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联,从实验内在要素分析特征的较多,对实验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特征分析较少。本研究以我国建国至今的教改实验为研究范围,以实验特征为研究主体,从实验发展、实验要素、实验类型、师生角色、价值取向五个维度进行特征剖析,并根据相关分析预测我国教改实验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教改实验内涵及其特征划分维度、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等。第二部分,教改实验的历程考察。对建国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教改实验进行了系统考察,以期发现我国教改实验的发展脉络与发展要素。第三部分,典型实验分析。选取不同时期的六个典型实验,从实验背景、实施过程、实验影响及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教改实验与社会发展互动的线索与要素。第四部分,教改实验的基本特征分析。从实验历程、实验要素、实验类型、师生角色、价值取向五个维度,呈现教改实验的动态嬗变历程。既揭示了教改实验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亦包含了实验各要素、类型的变迁更替,使得“特征”之内涵更为整体、丰富。第五部分,教改实验的未来展望。从教改实验的宗旨、实验类型、师生角色、价值取向等方面提出个人展望,以期为推动我国教改实验的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对具有创新思维和高水平技能的人才的巨大需求,美国的STEM教育理念进入公众视野,并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关注。从我国于2017年2月发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来看,该标准还与STEM教育密切相关,这体现在该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领域,其中“技术与工程”是最新添加的领域,实施建议指出“提倡跨学科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尝试将STEM教育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当前日益发展的国际化社会中,英语阅读能力和文化意识对于中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教材应该注重文学性和非文学性语篇的合理比例,确保一定比例的文学性语篇。作为英美文化的传播媒介之一,英文名著以其丰富的语言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逐渐被学生们熟知。因此,本研究将探讨英语文学名著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基于前人研究以及输入假说理论、语境理论和
英语韵律属于超音段层面,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中规定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英语语音知识之一。此外,人教版英语新教材(2019版)中新增的介绍英语韵律知识的语音模块也体现了韵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高中英语语音教学大多侧重音段特征而忽视超音段特征。因此,本研究试图以会话教学为载体,探索培养高中生韵律技能的有效方法,从而为韵律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本研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知识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在以往课程标准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看”的能力的培养。同时,思维品质也被列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众所周知,阅读是人类不断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对于高中生来说,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阅读中,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策略更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改变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重要交流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英语听力作为语言交流的核心技能,受到我国英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数不多的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韵律可以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话语含义,因此,将韵律技能与听力教学相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韵律意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对韵律的关注非常不足,导致了学生韵律意识不足,韵律技能缺失等问题。本研究试图将韵律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听力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现代化人才。新高考制度下,生物学科备受青睐,成为选考人数最多的科目之一,可生物学学困生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学困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影响到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引起广大一线生物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针对高三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学校实际定位,深入分析、探究其学困成因,研究制定有针
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多元已成为英国社会的重要特征,由此引发本土与外来、统一与多样的矛盾使人开始思考如何培养英国公民的国家认同能力。此时,公民教育所能发挥的整合凝聚作用被英国政府关注,其经多年发展更在理论、实践层面取得不俗成绩。那么,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在促进国家整合方面有何特殊之处?又是采取何种举措实现国家公民的普遍认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或许能为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凝聚国家共识提供一定借
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精深,“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追求。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然而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相当数量的教师,其任教学科与其职前教育阶段所学习的专业不相匹配。即便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中,“教非所学”教师也大量存在,有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政史地生等学科中“教非所学”教师占比14.3%。这样的“教非所学”教师在西部城市和乡村地区中存在更为普遍。这类“教非
在全球化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竞争日渐加剧,建立起品牌壁垒是有效的应对措施。于是,越是知名和高端的品牌商对自身产品形象越是注重,对包装、印刷的要求也就越高,相应的价格和利润自然也比较高,因此成就为了印刷企业梦寐以求的金主。利润丰厚的订单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显然为数不多,而各大印刷企业为了接到优质品牌商的这些订单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各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素质,规范企业的运营,而技术实力也是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中,写作是学生相对而言比较薄弱的技能。学生的写作往往出现内容空洞、词汇语法错误比较多、篇章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根据克拉申的输入理论,输入是输出的必要条件,对于学生来说,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无疑十分重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克拉申提出窄式阅读这一概念,指学习者阅读同一主题、同一体裁或者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接触和学习多篇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语言输入,从而更好地进行语言输出。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