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调查——母语是否是个好帮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me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码转换是在同一个句子或语篇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一种现象(Milroy& Muysken,1995)。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码转换话题在语言学界逐渐热门。研究者们纷纷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等等方面展开研究。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这一研究逐渐深入到了外语课堂学习中,并由此深化了关于在课堂上是否使用母语和使用母语程度的激烈争论。一方面强调浸入式学习策略者反对在课堂上接触母语,如George,Ellis等人认为语言学习中使用母语会让学习者产生替换(substitution),这种母语干扰会造成外语学习的负迁移。另外,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使用母语会剥夺学生外语的有效输入。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机会,课堂上教师应当避免使用母语。相反,跨语言学习的教学策略坚持者如Bao,Schweers等人则通过实证调查来证明大多数教生在外语教学中支持使用母语并认为母语在课堂上在帮助学生理解外语内容,提高效率和缓解学习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师生交流和教学效果最大化的上佳工具。围绕这一争议,争论双方进行了很多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来证明和支持自己的立场。   在国内的一些早期课堂研究中,支持浸入式学习策略者较多,他们认为在课堂上使用母语会影响外语的学习,长久以来这一观点在中国的外语学习课堂学习策略中变得根深蒂固。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以纯目标语授课。是否能使用目标语言教学成了教师素质的一项标准。但是至于这一做法是否能带来学生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方面,是否符合目前英语教学课堂实际情况方面,其效果值得探讨。因此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也有许多教师在两种立场中举棋不定。鉴于以上现状,我们有必要对外语教师在母语和目标语使用情况方面进行语码转换调查研究,为外语教师专业素质考核标准的合理化提供参考。本研究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温州医学院的9名大学英语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为了弄清以下问题:   1.他们教学中母语和目标语的语码转换是怎样的?   2.学生对于这种转换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3.这种教师的转换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4.是什么影响了教师的语码转换,是教师经验或教育背景,职称还是其他因素?   通过使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使用统计软件进行了频率和相关性分析研究,本研究发现,基本上他们在课堂上都存在各式各样的语码转换。这些语码转换存在于各个阶段和各种教学任务中。其转换的目的都是为了顺应课堂教学的现实,在各个学习方面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他们的动机和他们的心理因素也和他们的教师身份有关。就是说他们是为了顺应课堂现实和他们的身份和心理动机才作出这一行为的。这一点与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顺应性模式中提到对现实,对角色心理的顺应是一致的。而且调查发现教师语码转换的频率和他们的学历没有关系,反而与他们的职称和任教时间及不同的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学内容有关系。这一发现验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验积累和顺应现实的重要性。   不仅仅教师对外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持积极态度,在对这9名教师任教的53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他们普遍认为教师的语码转换对他们在外语学习的语法讲解,翻译词汇语句等方面都有所帮助,甚至个别学生因为自身英语水平的关系还认为应当在某些方面加大母语的使用以便他们能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因此基本上他们持积极态度。   最后本文建议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顺应不同的课堂现实,即对不同的的教学内容,对象进行顺应,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易理解,有针对性,以求在课堂上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避免滥用母语对教学造成负面影响。最后本文还建议制定教学计划任务的时候要多考虑实际情况和学生水平。
其他文献
华德福教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非宗教教育运动之一。现在全球有一千多所华德福学校分布在六十多个国家,其中美国有两百多所,中国有五十多所。在现有的关于华德福的文献中,尚未出现
汉语的时体问题是当今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其中,对动态助词的讨论尤其热烈,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汉语时体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对助词“了”、“着”、“过”等字的研究基础上的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荒凉山庄》中各种意象及现实主义因素,研究其在女性人物刻画上的作用。并且运用女性主义,尤其是波伏娃代表的存在女性主义,来分析这些意象与现实主义因素
近年来,英语在离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的英语教育就是要训练和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更好地与他
学位
本研究旨在研究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市民维汉句内语码转换中嵌入的汉语成分及维语对其在语序和形态上产生的句法限制,从而揭示两种语言的内在规律。   根据在乌鲁木齐市家庭、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语境和语篇体裁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表明话语标记语兼具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学术讲座中的话语标记语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讲座的条理结构,同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使用语言的过程即选择语言的过程,理解言语需要考查说话人在相关语境中如何选择相应的言语以及选择何种的言语策略来达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英语作为高职生的一门必修课,许多学者及教师做了相当多的相关教学研究。但关于高职生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很少。研究者在高
马克·吐温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幽默风趣的行文风格,语带讽刺的犀利笔触。《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依据自身的童年经历塑造出来的“经典”的儿童历险小说。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