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疲劳驾驶状态识别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5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疲劳驾驶会显著降低驾驶员的警惕性,增加反应时间,严重危害道路安全,现和超载、超速并列为交通事故三大成因。针对疲劳驾驶易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现状,本文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到疲劳驾驶的状态识别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多任务级联框架(Multitask Cascad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MTCNN)同时完成人脸检测和人脸对齐,以由粗糙检测到精细提取的方式提高其性能。为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降低驾驶员的姿势变化以及无约束环境中照明和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对MTCNN进行改进,优化三个子网络之一O-Net的网络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点损失仅少量增加的前提下,准确率从97.26%增长到98.83%,提升了1.57个百分点。其次,提出一种基于Eye and Mouth-CNN(EM-CNN)的眼嘴多状态识别网络。由于检测信息少会对驾驶员多姿态人脸的区域造成误判,因此对驾驶员的双眼和嘴巴状态进行识别。为减少光照变化、坐姿差异以及眼镜遮挡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采集真实驾驶环境中的4000张驾驶员图片进行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EM-CNN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3.62%,敏感度达到93.64%,特异性达到60.88%,高于AlexNet、VGG-16、GoogLeNet、和ResNet50等传统的检测方法。采用Adam优化算法时EM-CNN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分数均达到94%以上。同时EM-CNN对嘴部状态分类的平均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99.8%,准确率优于眼睛。最后,提出PERCLOS与POM指标融合的疲劳驾驶判定模型。通过采集13名驾驶员在真实行车环境中的视频并将视频流转换成帧图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PERCLOS达到0.25,POM达到0.5时,可判断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
其他文献
高校内部审计外包已然兴起。审计外包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有效防范。本文针对高校的特点,着重分析财务审计业务外包的现
硅漂移探测器(Silicon drift detector,简称SDD)是一种侧向耗尽型的器件,该器件一般工作在全耗尽状态下。通过在器件漂移环上施加适当的电压,一方面使器件衬底发生全耗尽,另一
为了充分利用余热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紧凑型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在该系统中,该系统主要由两个活塞/气缸及两个换热器构成。在纯供电或小负荷供暖模式下,循环工质同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等节点企业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面临着众多不可控因素和潜在风险,任何一个节点企业的运营状况出现问题,都会直
本文以云南小粒咖啡为原料制备类黑精,采用三维荧光矩阵光谱分析技术(Three 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spectra, 3D-EEMs)研究咖啡类黑精在不同温度、不同pH、
农业微生物资源是维系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资源。其中,放线菌因其能产生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而成为生物农药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从云南、广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自主移动机器人感知环境、完成复杂任务的关键技术。在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的支持下,在基于特征的视觉SLAM系统上利用语义信息解决纯视觉信息带来的制约并提高系统对环境的感知能力的相关算法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针对当前基于特征的视觉SLAM系统对语义信息中类别属性的认知不足,忽略语义信息中位置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应运而生,一时间成为各大车厂的一个发力点,也成为了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无人驾驶系统包括环境感知系统,行为决策系统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其中,定位模块与转向控制模块是无人汽车的两个关键模块。目前传统方法仍是支撑无人驾驶汽车得以落地的主要技术。但传统方法针对光照变化、场景变化等问题的鲁棒性较差,难以满足无人驾驶汽车在实景场景中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为术前和术中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
新媒体时代为技术传播学的实践提出新的挑战,也要求技术传播学的教学能够匹配市场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技术传播学的课程不仅应当达到传统的培养学生专业写作能力、说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