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标志。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和诚信品质,关系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和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不断提高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这也是本论文选题的意义所在。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继承了中国传统诚信美德和西方诚信的基本思想,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真分析和梳理了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认同低效的内在外在因素以及主要原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大学生诚信教育认同实效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诚信教育认同实效的基本对策:第一,准确把握大学生诚信教育认同实效的主要环节,破除学习的功利化、交往的自主化、择业的盲目性;第二,正确处理大学生诚信教育认同实效的主要关系,即他律与自律、社会要求与个人选择、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的关系;第三,建立诚信教育认同实效的实施机制,即学校应建立学生诚信引导、评价和奖惩机制。分析和研究表明,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认同实效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立志成才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