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在罗非鱼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g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水产饲料和水产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对广东省湛江市各大水产品市场的对虾和罗非鱼及几家饲料生产企业的饲料进行本底含量的调查检测,研究了三聚氰胺在罗非鱼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对水产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根据三聚氰胺的吸收光谱、化学结构等理化性质,对流动相组成比例、流速、pH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DIKMA C18(250mm×4.6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离子对试剂溶液=8:92(v/v);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236nm;柱温:40℃;出峰时间为15.58min。饲料样品前处理:样品经酸性乙腈-水超声提取,二氯甲烷反萃取后,上清液用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三聚氰胺在0.2~10 m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0.9995。加标水平在1.0~10mg/kg时,回收率为85.5%~93.6%,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最低检出限为0.2 mg/kg。2.建立了水产品中三聚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水产品原料基质的特点,对水产品的样品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水产品样品前处理:以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为实验对象,样品采用50%甲醇水+1%三氯乙酸(3+1)震荡提取,于5000r/min的离心机上离心10min,取上清液2mL转移至2mL离心管中,于8000r/min的高速离心机离心8min。取上清液过0.2μm滤膜上机测定。结果:本方法省去了固相萃取柱净化的步骤,三聚氰胺在0.2~10.0u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89,加标水平在0.5~10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85%~91%,相对标准偏差1%~2%,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kg。3.采用所建立的水产饲料及水产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对湛江市各大水产品市场的对虾和罗非鱼及几家饲料生产企业的饲料进行本底含量的调查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已检测的样品中,水产品中未检出三聚氰胺,配合饲料中检出率为4.3%,饲料原料中检出率为4.5%。高蛋白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可能,水产品中三聚氰胺本底值在允许范围内。4.模拟罗非鱼养殖过程,对三聚氰胺在罗非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300尾体重为10~12g的罗非鱼随机分5组,每组60尾。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mg/kg,1000mg/kg(0.1%),5000mg/kg(0.5%),10000mg/kg(1%),50000mg/kg(5%)三聚氰胺的饲料。试验期为50天,每隔5天各组随机抽取3尾后称重,并采集肌肉和肝脏,分别测定其中的三聚氰胺残留量。在第10次采样结束后,对各组罗非鱼均改投空白饲料,试验期为10天,各组每天随机抽取3尾后称重,并采集肌肉和肝脏,分别测定其中的三聚氰胺残留量。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对各组罗非鱼的平均体重增长无显著影响(P>0.05);(2)肝脏和肌肉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随着各实验组饲料中添加量的增加呈显著递增趋势(P<0.05),低剂量组(1 000、5 000 mg/kg)的肝脏和肌肉中的残留量在2~20mg/kg间,高剂量组(10 000、50 000 mg/kg)的残留量均超过40mg/kg,各组中肝脏的残留量均显著高于肌肉(P<0.05)。停药5天后,罗非鱼的肝脏和肌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均内显著下降,各实验组的三聚氰胺残留量均降至2mg/kg以下,此后则缓慢下降。各实验组中,肌肉的消除时间也比肝脏的消除时间较长。
其他文献
离心泵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叶轮机械,其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及高效性要求越来越被重视。由于系统装置变化和实际工作环境要求等原因,离心泵需要在变工况条件下运行,安装进口导叶作为其工况调节的方式已经被广泛使用。为了研究进口导叶对不同流量下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定常结果下有、无进口导叶离心泵的内
学位
随着材料成型及加工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产品加工效率、质量及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在金属制品的生成过程中,淬火处理过程影响金属半成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当冷却表面横断面沿
长期以来,中国乃至世界上对公猪都要进行外科手术的阉割,其原因是对公猪进行阉割是解决公猪膻味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外科手术的阉割对猪来说是痛苦的,违反了动物福利,是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转基因技术能够提高粮食的品质与产量,在解决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随着能源危机的愈发严峻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效率,低污染的能源利用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的利用能源和更好的保护环境,寻求合适的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而不断以提高能量转换装置的性能则一直是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发电装置,它将外界输入的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并持续向外供电。这种发电技术不仅缓和了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污染排放问题,还提高用电
溶菌酶是一种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抗菌蛋白,因其较强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食品行业和医药行业等领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溶菌酶作为肠溶性抗菌药物时,因消化道胃酸
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简称EGR)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NOx排放,已成为发动机废气净化的关键技术之一。EGR分为内部EGR和外部EGR两种。内部EGR主要是通过改变发
美藤果,属大戟科美藤果属,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有广泛种植。果仁中含有43~47%脂肪,25~30%蛋白质,3~4%总糖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因其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独特的理化指标成为重点开发对象,榨油后剩余的饼粕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高达60%以上,但目前这些蛋白质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以榨油后的饼粕为原料,并对饼粕蛋白进行提取及理化功能性质进行研究,以有效利用植物蛋白资源、
目前,大多数房间空调器都是以R410a为制冷剂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通过室内机与室内空气热量的交换完成温湿度的控制任务。虽然这能够达到人体对于温度的基本要求,但是仅仅使用一个蒸发器很难实现温湿度双参数的精确控制,往往由于单一地强调对室内温度的控制而忽略了人体对于湿度的需求,导致温、湿度不能同时满足人体要求。同时,由于制冷工质在制冷系统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保持等温冷凝和等温蒸发,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制冷
乳酸脱氢酶(LDH)催化丙酮酸和乳酸的可逆转化,是生物体内糖酵解过程中重要的氧化还原酶。有关乳酸脱氢酶的研究工作已经相当广泛,但是枯草芽孢杆菌的乳酸脱氢酶少有研究。枯草芽孢杆菌自身没有致病性,只具有单层细胞外膜,能直接将许多蛋白分泌到培养基中。作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典型代表,对于其生理、生化、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本论文对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脱氢酶的筛选纯化和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