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业务的Ad Hoc网络路由技术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p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d Hoc网络由一系列能自我配置的无线节点组成,该网络不需要借助任何基础设施。当前,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势必希望在Ad Hoc网络中能够支持无线视频业务,然而在Ad Hoc网络开展视频应用会遇到许多技术难题。视频应用的关键要求之一是能够在高速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提供可接受的视频质量。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本课题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描述了适合Ad Hoc网络的编码方案和多径路由技术,引入了采用多径路由传输多描述编码的框架。采用基于MDC编码的多径路由技术是在Ad Hoc网络中进行视频传输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多数多径路由技术没有很好地针对视频业务带宽大,延迟小,容忍一定程度的丢包等特点进行考虑和优化。   本文针对基于目前MDC编码的多径路由协议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方案,首先提出了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速率控制策略的视频传输的失真模型,将最小化端到端视频失真作为多径路由的选路标准,以满足视频业务在带宽、时延和丢包率方面的要求以及多跳网络状态的动态变化。同时提出了用多信道机制来消除多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路径之间的相互干扰。基于NS2,本文实现了改进的路由协议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证明了它的良好性能。
其他文献
语音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音信号存在着很大的冗余度,因此语音压缩在存储和数字化传输方面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高速飞行器的发明,传统机械扫描雷达由于天线惯性越来越难对高速飞行器进行探测,而相控阵雷达在波束转换速度以及波束形成灵活性上的巨大优势,使其已经受到各国的广泛关
在早前,诸如雷达、通信以及电子战等应用通常在收发操作层面上是相互独立的,且分别拥有各自独立的收发器及信号处理设备。由此也带来了资源冗余、电磁兼容性差、规模庞大、缺
Windows CE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项功能强大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它具有很多优秀的性能。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定制设备,这种定制有助于
语音转换是指改变一个人(源说话人)的语音个性特征使之具备另一个人(目标说话人)的语音个性特征,从而使源说话人的语音听起来像目标说话人的语音的一种语音处理技术。随着现代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AR)影像包含丰富的目标信息,近年来成为遥感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地物分类方法的研究是极化SAR影像解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事、民用等
传统米波雷达规模庞大、机动性不足、造价成本较高。为了提高米波雷达的测角精度同时保持一定的机动性,本课题组提出了分布式米波雷达的实现方案,利用多个分布式的小型米波阵
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是ITU-T和MPEG合作制定的视频编码标准,该标准同时作为MPEG-4的第10部分,是目前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与以往标准相比,H.264在帧内编码,帧间
一体化摄像机体积小巧、美观,功能扩展方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目前,在安防监控领域,PAL一体化摄像机仍是主流产品。然而,无论技术还是市场国外厂商都占据主流。经调查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自动目标识别(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简称ATR)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