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使用年限及交通流量的增加,高等级公路的病害愈加严重,大批量高等级公路亟需升级改造。因此,需要对其升级改造的检测评价技术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现行高速公路评价体系和检测手段主要为其后期养护工作提供了参考,以此为依据的评价指标是否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对原有道路的升级改造中尚存争议。并且,目前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不能很好的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评价中。因此,本论文对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检测评价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以及工程价值。本文对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路面检测评价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基于路面破损、结构强度、行驶质量、路面抗滑以及路面车辙等指标的检测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了多功能检测车的软硬件系统以及各个设备模块对相应路面评价指标检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检测实际特点,采用多功能检测车为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检测技术,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现行公路评价方法存在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缺乏适合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的专用评价体系等问题。而特尔菲-理想点法评价模型具有计算过程相对简单、评价结果接近实际路况等优点,可采用该方法建立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评价体系。2、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评价的研究:(1)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的典型病害有裂缝、车辙以及修补等,对典型病害特点,确立了以规范评价体系为基础,结合典型特点对其进行适当改善的研究方案。(2)根据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典型破坏特征补充了裂缝率、车辙面积率、修补面积率三个评价指标,构成了新的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破损评价指标体系。(3)基于特尔菲-理想点法评价模型的优势,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构建了新的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路面综合评价体系。3、以南北疆地区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的2条公路16个路段的检测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规范中的方法和特尔菲-理想点法对其相应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对研究成果进行实例验证,得出特尔菲-理想点法评价结果与实际路段雷达检测结果较吻合,证明了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因此,该方案可以为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路面评价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