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高速贴片机原型系统平台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HU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国内桌面型贴片机贴装速度较低,硬件控制系统成本偏高及其设备管理软件功能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智能型高速贴片机原型系统平台,在设计机械本体平台的基础上,对贴片机控制器架构及运动控制器、控制软件以及设备管理软件进行了研究,为此类桌面型贴片机的相关技术验证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主要工作完成如下:(1)设计了贴片机机械本体并对关键零件进行了结构仿真分析。其中包括贴装头、气动部分、丝杠滑台、步进电机的选型与计算,以及横梁的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2)在建立贴片机控制器总体架构的基础上,完成了贴片机运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其中,基于增强型SPI板间通讯总线的分析,确定了功能可扩展的贴片机控制器硬件总体架构;以主从叠加模式为基础,设计了集步进电机驱动与控制为一体的运动控制器。(3)开发了运动控制器软件原型系统。提出了贴片机上下位机的通讯指令协议,对两侧的协议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开发并应用了面向点对点运动的直线插补算法模块。(4)设计了贴片机的设备管理软件原型。确定了设备管理软件的总体方案,完成了登录、供料、后台管理等功能模块,并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库表。(5)对所完成的原型系统整体进行了测试。从机械本体、运动控制器软硬件测试及设备管理软件的测试结果看,基本实现了原定的设计目标。通过完成以上研究,初步解决了贴片机原型系统平台中的部分关键技术,为后续贴片机的其它技术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汽车行业的加速发展,电动汽车已逐步开始代替传统燃油车的地位。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动力源,由于电池组内众多原因导致其存在不一致性,造成电池使用寿命逐渐下降,对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为了保证电池组能够安全有效的工作,利用电池均衡技术,设计均衡系统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有效减缓电池的寿命衰减速率。本文采用主动均衡分层拓扑结构对电动车用三元锂离子电池组的均衡技术进行研
采用改性胺类潜伏性固化剂制备单组分环氧胶粘剂,并研究固化剂含量、增韧剂含量、填料种类、偶联剂种类对终产物的性能影响.结果 表明,当固化剂含量为15%,增韧剂含量为15%,粉料选择硅微粉,偶联剂选择M110时,所得单组分环氧胶粘剂可在80℃×30min条件下固化,并且固化后产品性能最优.
现代工业生产的工业废水往往含有超量的有机危害物或过量的盐、酸碱等,在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时,传统的方法将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且由于此类废水同样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水处理的方式也受到很大的局限.对于这种工业排污废水,在实现有机物的降解之外,还需要实现无机盐和废水的分离来达到排污标准.对现在针对高含盐废水的成熟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几种常见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以及他们在实际高盐工业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和一些问题.通过对现有高盐废水的处理技术的分析和了解,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盐废水使用不同的处理
优选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MS)为主体材料,以气相白炭黑与重质碳酸钙复配填料补强,通过混合偶联剂、增塑剂以及催化剂等溶助剂原料搭配,制备一款拉伸模量低、韧性好、高弹性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试验中考察了补强原料、MS聚合物、偶联剂选型和增塑剂用量调整对MS密封胶综合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以气相白炭黑与重质碳酸钙复配填料补强,A-105与LT-792按1:1混合作为偶联剂,采用低黏度MS聚合物、增塑剂量15%~20%,所制密封胶柔韧性好、模量低,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性能较为优异,能够满足密封胶装配密封与粘接
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床数量多,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已建成祁漫塔格铜镍多金属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东昆仑小灶火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祁漫塔格整装勘查区东部,属北祁漫塔格岩浆弧、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和北昆仑复合岩浆弧相互交织的“构造结”,但区内大面积第四系覆盖,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程度较低,以化探和遥感为主要手段开展的成矿预测效果不明显,基础和矿产地质研究存在区域性构造具体位置不明,地层、岩浆岩的
随着循环充放电的进行,电池组不断增加的不一致性会制约其使用寿命和续航能力。为了缓解电池组的不一致性,提高均衡控制系统对电池组的均衡效率,本论文设计开发了一种适合应用于电池组子模块的均衡控制系统。以二阶RC等效电路建立了电池模型,随后在HPPC工况下使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将得到的电池参数注入电池模型,相同工况下对所建立的电池模型进行模拟电压精度验证实验,得到的模拟电压与实际电压的误差
2020年1月1日起中国已全面完成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政策任务,车辆在高速公路省界处的通行过程和运行特征均会发生显著变化,车辆通行效率将有所提升。但是,取消省界收费站对车辆运行的具体影响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文探究取消省界收费站对车辆运行的定量影响,进而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交通政策制定和驾驶员出行选择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高速公路实现全面自由流收费提供科学判据和数据支撑。论文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