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厄舍古屋的倒塌》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ric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体学是一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体的科学。与语言和文学教学(包括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文体学应该是文学文体学。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文体学是一种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文学批评,是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文本的一种途径。因此它常被称作是连接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桥梁,属于交叉学科。通过描写和分析作者选择的语言成分及其产生的特定文体效果,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本的意义和美学价值。以文学文体学为理论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其用于小说批评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文体层面来分析爱伦·坡的经典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首先是对小说的叙述视角进行分析。不同于爱伦·坡以往的以主人公为叙述者的第一人称视角,这篇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以一个参与其中的旁观者的姿态出现的。他见证了古屋的倒塌和厄舍家族的灭亡,这使他的叙述具有了可信度。而他身临其境的描述也成功地烘托了小说的恐怖氛围。接下来对小说的词汇特征进行了分析。小说大量使用表现压抑,忧郁的词来强化全文沉闷抑郁的气氛;同时又恰当地使用大量地书面语来烘托庄严肃穆的氛围。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本文确定这篇小说属于形容词性文体,并分析了其中的形容词和名词的文体特征。最后文章分析了小说的修辞特征。爱伦·坡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地修辞手段,如借代,矛盾修辞,夸张等等。其中头韵和象征的使用具有显著的文体特征。
其他文献
土地是农民生产和生存的源泉,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我国,农村用地占到全国土地资源的80%,农用地的归属和利用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当前,随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299例,其中男性225例,
大正末期和昭和初期的重要作家梶井基次郎被称作昭和文学史上的波德莱尔。他创作的二十余篇小说被誉为日本昭和文学史上的古典和奇迹。纵观棍井基次郎的经历和小说,我们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