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心肌组织中caveolin-3表达的影响。
方法:⑴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缺血再灌注(I/R)组、2μg/(kg·min)硝酸甘油预处理(PC1)组、4μg/(kg·min)硝酸甘油预处理(PC2)组、6μg/(kg·min)硝酸甘油预处理(PC3)组。分别用静脉注射微量泵通过尾静脉泵入不同剂量的硝酸甘油,持续泵入1 h,实时监测大鼠颈动脉血压。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全心停跳30 min,再灌注90min,灌注液为经95%O2~5%CO2混合气体饱和的K-H液。分别于停跳前、再灌注5 min、10 min、30 min监测各组大鼠左心功能变化情况:HR、LVSP、+dp/dtmax及检测冠脉流出液的含量及心肌组织中cTnI和NO的含量。⑵24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n=8):缺血再灌注(I/R)组、小剂量硝酸甘油预处理(PC)组和预处理干预(M)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离体心脏灌注液为经95%O2-5%CO2混合气体饱和的K-H液:I/R组大鼠离体心脏全心停跳30 min,再灌注90 min;PC组在心肌缺血前1 h静脉持续泵入小剂量硝酸甘油[2μg/(kg·min),总量120μg/kg],余处理同I/R组;M组灌注液为含0.2 mmol/L甲基-β-环糊精(M-β-CD)的K-H液,余处理同PC组。分别观察各组缺血前及再灌注30 min时左心功能变化情况:LVSP、±dp/dtmax;并于再灌注末取同一部位心肌组织标本,检测心肌组织中cTnI和NO的含量,并且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及PCR方法检测caveolin-3在各组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①PC1组对大鼠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影响,PC3组则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PC1组HR、LVSP、±dp/dtmax明显升高,CF明显增加,PC3组则明显降低,CF明显减少(P<0.05),与PC3组比较,PC2组HR、LVSP、±dp/dtmax)(明显升高,CF明显增加(P<0.05),但较I/R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I/R组比较,PC1组心肌组织中cTnI的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P<0.05);PC2组较PC1组心肌组织中cTnI及NO含量明显升高,PC3组极明显升高(P<0.05);②与I/R组比较,硝酸甘油预处理组LVSP、±dp/dtmax及心肌组中NO明显升高,cTnI明显降低(P<0.05),心肌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及PCR均显示caveolin-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M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NO供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与剂量有关:静脉持续1 h泵入小剂量硝酸甘油[2μg/(kg·min)]对大鼠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但却明显增加缺血心肌组织中NO的含量,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剂量硝酸甘油持续1 h[6μg/(kg·min)]则过度增加心肌组织中NO的含量而加剧缺血再灌注损伤;静脉持续1h泵入小剂量硝酸甘油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和增加心肌细胞膜上caveolin-3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