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大鼠不同强度跑台运动的模型,评价不同运动方式诱导下大鼠快肌与慢肌产生的乳酸浓度以及对肌肉因子IL-15及IL-15mRNA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能丰富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大众体育锻炼运动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乳酸监控运动强度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在大鼠完成特定强度跑台运动后断尾取血,乳酸仪检测乳酸值;第二部分是检测不同方式跑台运动对大鼠腓肠肌和比目鱼肌IL-15含量以及IL-15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在大鼠完成特定强度跑台运动后断尾取血,乳酸仪检测乳酸,同时取大鼠腓肠肌(快肌)和比目鱼肌(慢肌),分别对两种肌肉类型用ELISA检测IL-15含量,RT-PCR检测IL-15mRNA表达的情况。第一部分不同强度跑台模型建立实验的对象是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为150±22g,分为5组,每组数量为5只,按跑台运动强度分为长时间高强度运动组(LHE)、短时间高强度运动组(SHE)、间歇高强度运动组(HIE)、间歇高强度上坡运动组(HIUE)、高强度持续运动组(CHE)。取材时间为运动后即刻3分钟内取材。第二部分ELISA检测和RT-PCR检测的实验对象是24只成年SD雄性大鼠,体重为220±22g,分为8组,每组小鼠数量为3只。按运动方式划分为:LE低强度运动组(LE)、中低强度间歇运动组(MIE)、中低强度持续运动组(MCE)、中低强度持续上坡运动组(MCUE)、高强度上坡持续运动力竭组(HCUE)、高强度短间歇运动力竭组(HSIE)、高强度间歇运动组(HIE)、高强度上坡交替运动组(HAUE)。取材时间为运动后即刻处死取材。数据统计使用SPSS21.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快肌中IL-15含量LE组与所有其他组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MIE/HCUE/HIE组的浓度与其它组相比也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高强度间歇运动IL-15含量较高,而高强度持续上坡运动组IL-15含量低。慢肌中IL-15含量LE组与MIE/MCE/MCUE/HCUE/HSIE/HAUE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HIE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强度持续运动能使大鼠IL-15含量升高。(2)快肌、慢肌IL-15mRNA表达量与其他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快肌中,中高强度间歇运动下,IL-15mRNA表达量更高。在慢肌中,中低强度持续运动能使大鼠IL-15mRNA含量升高。(3)快、慢肌中对比IL-15浓度LE、HCUE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MIE、MCE、HIE、HAUE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间歇运动下,快肌的IL-15mRNA表达量要高于慢肌;而在持续运动下,快肌的IL-15mRNA表达量则要低于慢肌。(4)在快、慢肌中对比IL-15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强度运动下,快肌IL-15mRNA表达量高于慢肌;在高强度长时间运动下,慢肌IL-15mRNA表达量高于快肌。结论:(1)本研究设计的运动模型能刺激乳酸生成,为探讨乳酸刺激IL-15产生提供了可行的实验模型。短时间间歇运动,有利于乳酸的堆积。(2)低强度以及中强度间歇运动测得乳酸值较高;高强度持续长时间运动乳酸值较低,提示短时间间歇运动乳酸值较高。(3)在快肌中,中低强度间歇运动能提高IL-15含量及IL-15mRNA表达量;在慢肌中,中低强度持续运动能提高IL-15含量及IL-15mRNA表达量。提示中低强度时,间歇运动能提高快肌IL-15及IL-15mRNA,而持续运动提高慢肌中IL-15及IL-15mRNA。(4)高强度间歇运动和高强度间歇力竭运动将导致IL-15含量及IL-15mRNA表达量较低,在快肌中表现明显,在慢肌中不表现。提示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方式不利于IL-15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