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甾体激素可由神经组织自身合成。由脑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称为神经甾体(neurosteroids)。神经组织中有活性作用的甾体,无论是否由脑内合成,无论天然的还是合成的统称为神经活性甾体(neuroactive steroids)。
除经典的基因组机制外,近年来发现甾体激素对神经系统还具快速的调节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通常只需要数秒甚至更短的时间,提示是一种非基因效应。实验表明神经活性甾体可以作用于经典神经递质的受体,对其介导的反应进行调节,其中包括GABAA受体,谷氨酸受体(如:NMDA受体,AMPA受体),σ受体等。
神经活性甾体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有着广泛的调节作用。神经活性甾体与神经元兴奋毒性死亡、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学习记忆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实验室近两年来发现一系列甾体新化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实验观察海洋甾体YC-1、5、6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以心肌梗死模型和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免疫印迹、膜片钳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从整体、细胞、分子三个水平对YC—1、5、6、MK-801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探讨,为神经活性甾体在心血管系统作用及机制的探索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一:海洋甾体YC1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
本实验观察YC1对低氧心肌细胞及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电镜、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技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利用多导生理记录技术记录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大鼠给予YC-1干预后,与心肌梗死组比较,YC-1干预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区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心肌梗死8h后心肌酶LDH和CK明显减少(P<0.01),心电图显示ST段回落明显。
实验二:海洋甾体YC5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
本实验观察YC5对AMI大鼠心梗面积、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为寻找AMI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实验技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利用多导生理记录技术记录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给予YC-5干预,与对照组比较,YC-5干预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区损伤明显减轻,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Bcl-x的表达增加(P<0.01),Bax的表达减少(P<0.01),心肌凋亡减轻。
实验三:海洋甾体YC6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本实验观察YC6对心肌细胞及心功能的影响,探索其相关机制,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寻找新途径。方法采用HE染色、膜片钳、低养培养心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实验技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利用多导生理记录技术记录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给予YC-6干预,与对照组比较,YC-6干预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区损伤明显减轻,单个心室肌细胞舒张性明显改善(P<0.01),抑制单个心室肌细胞钙瞬变(P<0.01),抑制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P<0.01),抑制NMDA—NR1表达(P<0.01)。
实验四:MK-801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本实验观察MK-801对心肌细胞及心功能的影响,探索NMDAR1在心脏中作用的相关机制和生理学意义,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寻找新途径。方法采用HE染色、膜片钳、低养培养心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实验技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利用多导生理记录技术记录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给予MK-801干预,与对照组比较,MK-801干预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区损伤明显减轻,抑制单个心室肌细胞收缩(P<0.01),抑制单个心室肌细胞钙瞬变(P<0.01),抑制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P<0.01)。
结论:1.YC-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NMDA受体相关。2.YC-5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3.海YC-6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YC-6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和心肌L-型钙电流有关,这一作用可能与NMDA受体相关。4.MK-80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MK-801能够影响心肌收缩和心肌L-型钙电流有关,可能NMDA受体参与这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