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在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中,具有自己特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既从整体上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完成真善美的统一构建,又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突出了各自求真、求善、求美的重点。运动健身求“善”合目的性,体育教育求“真”合规律性,而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大系统中突出的、典型的表现形式,它所展现的是体育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结合,即在求真、求善的基础上求美。它追求的是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的价值理想,包含注重运动科学的“真”和使行为达到完美境界的“善”。价值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由于体育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因此,体育也具有价值。体育是人类通过自身专门的身体活动,满足身体发展和精神需求的一种特殊的价值追求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体育的领域里,有着大量的价值问题,从价值构成方面看,有体育的价值认识问题、体育的价值评价问题、体育的价值观念问题、体育的代价问题、体育与人的价值实现问题和体育的价值创造问题等等;从价值的类别看,则有体育的文化价值、体育的政治价值、体育的经济价值和体育的精神价值等等;而从体育的构成看,还有运动健身的价值,体育教育的价值及竞技体育的价值等等问题。本选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及其变迁的分析,首先试图在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理论层面有所突破,进而对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所帮助,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本文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等视角,对拟研究的问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探讨。主要运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拟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这样的一种探讨和论证,既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思辨,也不是现有理论成果的堆积,而应该是体育学科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另一种尝试。既然是尝试,肯定会有很多的不足,这也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加以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三个领域价值取向问题:“更高、更快、更强”与“重在参与”两种不同的竞技体育口号产生的不同价值取向;“锦标主义”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表现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价值取向:社会各类群体的不同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主要阐述了两种关系:奥运会的盛衰与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社会各发展阶段与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关系。围绕这两种关系,主要体现了两种体育价值观: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两种体育价值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产生两种不同的体育价值观。本文把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与竞技体育有关的各类人群以及它所辐射的各阶层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体育中的许多现象,特别是竞技体育中的对立是对社会冲突的模拟。因此,本文首先尝试运用冲突理论解释竞技运动。冲突理论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其次,利用辩证的矛盾论,即矛盾是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指出竞技体育的各种对立的价值取向之间的相互转化。同时,在竞技体育体系中充分发挥其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利用这种特殊心理疏导机制,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