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在处理文化因素时,译者可以通过两种策略,即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对意义真空进行补偿。归化是以译语为归宿,用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文化翻译是翻译中要把不同的文化意识译出来,分析译作和原作之间产生的诧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今在学术界,关于文化的探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随着经济,政治活动的全球化、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得到了体现。在范围广博的翻译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有翻译学者试图以文化翻译来取代传统的翻译理论。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正确地使用字典与语法,把一种语言的意思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奈达将文化翻译定义为:在文化翻译中,从某种意义上改变源语言的信息内容来顺从译语文化,或者是在源语言中的不明信息在译语中变得明晰。他还强调,真正成功的翻译,双文化主义和双语言主义更重要,因为文字只有在他们起作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已经进入翻译文化论的阶段,文化翻译研究已经显现出其优越性。“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准则,文化传真则是文化翻译中“忠实”准则的最好体现,受不用文化及语言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翻译时,无论采用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都可能造成语言意义的走失,基于这一观点,文章探讨了归化和异化车策略对文化翻译的影响及文化意义走失的原因,以从中寻求文化传真的最佳策略。翻译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在处理文化因素时,译者可以通过两种策略,即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对意义真空进行补偿。归化是以译语为归宿,用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译者以归化异化为理论指导,对Our Life in China进行案例分析,从文化层面和词汇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合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恰当的处理了文本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因素,达到文化传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