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课改运动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构成了两大核心内容,尤其对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出新型的模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代进步将探究性教与学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究性教学就已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并且逐步地运用在教育教学的领域。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也更加的重视与深入,在探究性教学理论及运行机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然而,由于我们国家长期施行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方式,探究性教学在实际的运用中还受到各种传统力量的阻抗,因此,目前探究性教学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深化,对课堂实践操作尚处于小范围的试验阶段,形势也不容乐观,甚至遭受很多一线教学人的质疑。尤其在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这一领域,探究性教学模式运用基本上还是零星的点缀。这当然有诸多的客观因素使然,比如高中古诗词本身难度系数很大,学生借助资料难以进行顺畅的探究。当然,这些客观的存在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笔者基于近十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在新课改先进理论的指导下,以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课堂为实验平台,力求探索总结出在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的策略和课堂教学实施的流程,以此来验证理论的正确并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性、创新性思维,增进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绪论。从研究问题的提出,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这四个方面对论文构思做了一个系统性勾勒。第一章.探究性阅读教学相关概念的辨析。论文分两个层次来写,先从几个子概念入手,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概念进行解读,最后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再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性质这一角度,去进一步探究其本质内涵,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控探究性阅读教学。第二章.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从四种理论中探寻到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分别是建构理论、人本理论、接受与对话理论及教学阶段论理论。第三章.高中古诗词探究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可行性评估。文章先对江西南城一中的师生进行高中古诗词探究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并分析原因。进而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可行性进评估。第四章.基于课堂观察下的高中古诗词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从课堂观察的角度,整理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一套教学流程:文本感知、情境创设;有效质疑、自主探究;合作研讨、解疑释惑;反思过程、评论结果。第五章,结论与建议.这部分重在对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小结,并针对高中古诗词探究性教学的实际,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更好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