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应用,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很多地区的专家、幼教机构及幼儿园都在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本研究的目的:探索在幼儿园中适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以及通过实证研究、理论探索的方法,把字、词、拼音、游戏、动画等整合为一体,摒弃以往单纯汉字及“说教式”语言教学的方法,探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合幼儿轻松学习、化枯燥为乐趣的新的学习模式,推动幼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运用教育学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行动研究方法相结合,按照教育建模中的定性建模方法,通过与实验班教师反复讨论,最后构建出适合幼儿语言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幼儿探究,构建信息技术与幼儿语言教学整合的模型”(简称“引导—探究”模型),并进行了实践检验与修订。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信息技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用定性建模法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进行建构;第三部分,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有机地与幼儿语言领域的知识点整合进行研究。具体采用的方法如下: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漏斗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行动研究的方法、归纳法以及教育建模中的定性建模法等进行研究。文献检索主要依据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CNKI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库以及权威网站、网址,辅以传统纸质文献作以补充。数据的处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SPSS软件”。通过系统研究最终探究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的“教师引导,幼儿探究,构建信息技术与幼儿语言教学整合的模型(简称“引导—探究”模型)”。以及“引导—探究”模式子模式群:“引导—探究”模式“语言教学”子模式;“引导—探究”模式“语言—社会”教学子模式;“引导—探究”模式“语言—健康”教学子模式;“引导—探究”模式“语言—科学(数学)”教学子模式;“引导—探究”模式“语言—艺术(舞蹈)”教学子模式。这个新的教育模式就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在此环境下能生动、主动地帮助幼儿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使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使幼儿达到“发现问题答案”的状态,从而引起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按照知识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使幼儿能够自主地尝试探究、感受探究所带来的成就感;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动机,使幼儿养成想说、敢说、喜欢说的习惯,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