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面孔是一种丰富的视觉刺激,它提供了关于个体身份、性别、年龄、种族、身体健康状况和情绪等多方面的信息。与低吸引力面孔相比,高吸引力面孔会激活观察者大脑中的奖赏回路,进而使得观察者倾向于对英俊面孔所有者进行积极人格特质的归因,并在多种情境下对高吸引力面孔所有者给予积极的评价。因此,面孔吸引力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性别二态性是影响面孔吸引力的重要生物因素。关于性别二态性对女性面孔吸引力的影响,不同研究之间的结果基本一致,即女性化的女性面孔是更具吸引力的。然而,关于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的影响,不同研究之间尚未达成一致:一种观点认为男性化男性面孔(masculine male face,MMF)是更具吸引力的;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女性化男性面孔(feminine male face,FMF)是更具吸引力的;还有研究指出,MMF和FMF之间的面孔吸引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别二态性在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中的作用之所以不一致,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性别二态性对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受到加工情境、观察者自身的特征以及目标面孔材料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同研究之间对面孔性别二态性的操作方法不一致,采用合成面孔与真实面孔开展的相关研究,其研究结果存在分歧。因此,本文设计了三项研究、8个实验,以女性观察者作为被试,分别采用合成面孔和真实面孔,结合加工情境因素、观察者因素和目标面孔因素,系统性考察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第一项研究主要考察性别二态性与加工情境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第二项研究主要考察性别二态性与观察者年龄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第三项研究则主要考察性别二态性与面孔类型对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研究一和研究二均为行为实验,研究三在行为实验的基础上还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记录被试观察不同面孔图片时的脑激活特征。具体而言,第一项研究中,实验1(合成面孔)和实验2(真实面孔)考察在启动养育孩子的情境下,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实验3(合成面孔)和实验4(真实面孔)考察在启动不同关系类型(交友与择偶)的情境下,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第二项研究中,实验5(合成面孔)和实验6(真实面孔)主要考察性别二态性与观察者年龄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第三项研究中,实验7(合成面孔)和实验8(真实面孔)主要考察性别二态性与面孔类型(英俊与普通面孔)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以及脑激活特征。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不同的加工情境下:以合成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时,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因加工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以真实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时,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并未因加工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实验1的结果显示,启动养育孩子的加工情境下,女性观察者对FMF吸引力评分显著高于MMF;而对照组则对MMF吸引力评分显著高于FMF。实验3的结果显示,交友情境下女性观察者对FMF吸引力评分显著高于MMF;择偶情境下女性观察者对MMF吸引力评分显著高于FMF。实验2和实验4显示,无论是否需要养育孩子的加工情境,还是交友与择偶的加工情境,女性观察均表现为对FMF吸引力评分显著高于MMF。(2)在不同年龄组女性观察者条件下:以合成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时,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因女性观察者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以真实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时,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并未因女性观察者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实验5的结果显示,对于FMF吸引力评分,成年初期组显著低于青春期组和绝经期组,而青春期组和绝经期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MMF吸引力评分,成年初期组显著高于青春期组和绝经期组,而青春期组和绝经期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6的结果显示,三组女性观察者均对FMF吸引力评分显著高于MMF。(3)在不同面孔类型条件下:以合成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时,实验7的结果显示,对于英俊的男性面孔,女性观察者对MMF吸引力评分显著高于FMF;对于普通的男性面孔,女性观察者对MMF与FMF吸引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英俊面孔比普通面孔显著激活了左侧梭状回、右侧额下回和左侧舌回区域;MMF比FMF显著激活了左侧海马回区域;性别二态性与面孔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激活了左侧脑岛。当以真实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时,实验8的结果显示,无论是英俊还是普通的男性面孔,女性观察者对FMF吸引力评分显著高于MMF。英俊面孔比普通面孔显著激活了双侧梭状回、双侧额下回和左侧枕中回;FMF比MMF显著激活了左侧额上回内侧区域;性别二态性与面孔类型的交互效应不显著。总之,本文的研究表明,(1)以合成的男性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性别二态性对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将因为加工情境、观察者年龄和目标面孔类型因素的不同而改变。其研究结果不一致,但总体上支持了多元权衡理论,即女性观察者会根据不同的条件来权衡对MMF与FMF的偏好。(2)以真实的男性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性别二态性对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并未受到加工情境、观察者年龄和目标面孔类型因素的制约。其研究结果是相对统一的,即女性观察者更偏好FMF。(3)在fMRI实验中,对于合成面孔,性别二态性激活的脑区是左侧海马回;对于真实面孔,性别二态性激活的脑区是左侧额上回内侧叶。加工英俊与普通面孔,无论合成面孔还是真实面孔都激活了左侧梭状回和右侧额下回,但加工真实面孔比合成面孔激活了更广泛的脑区。合成面孔和真实面孔条件下,性别二态性的差异脑区是不一致的,虽然涉及的脑区都与视觉审美体验相关,但这种不一致的原因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探明。本文的创新主要在于:(1)分别结合加工情景、观察者年龄和面孔刺激因素考察了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机制;(2)比较了两类不同面孔刺激即合成面孔和真实面孔材料的实验效应,发现前人研究多采用的合成面孔的研究结论,在真实面孔条件下未得到验证;(3)开发了研究性别二态性的真实面孔测量工具;(4)首次采用fMRI技术考察了大脑加工性别二态性过程中的脑激活特征,这将有助于认识性别二态性影响面孔吸引力加工过程中的神经基础以及前人研究中存在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