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时期里,政府公权力撤出所产生的“真空地带”造就了众多的社会矛盾,而国家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则将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凸显出来。与此同时,作为国际大家庭的成员,中国也承受着全球化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冲击。这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都在考验着中国尚不完备的法律体系,也使得中国法治化进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全球性的“结社革命”(AssociationalRevolution)浪潮拉开了序幕,各种的非政府组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大量涌现,并且由于其非官方、非营利、公益、志愿、独立的特点而收到人们的青睐。非政府组织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于:其能够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交流创造平台,促进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法治观念的增强,并可以有效地填充公权力撤离时所产生的“真空”。
为此,文章将从中国法治化困境产生的因为入手,通过对作为“舶来品”的非政府组织在国内的生存、发展及案例进行比较研究,讨论其对突破中国法治化困境所能产生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