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尺胫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即刻效应及对血清PGF2α含量的影响,为尺胫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将符合受试标准的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尺胫针组、温针灸组、结合组(即尺胫针结合温针灸组),每组36例,于月经周期痛经第一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3次,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采用VAS和痛经症状积分量表于月经周期痛经第一天治疗前(t1)、进针后即刻(t2)、起针前(t3)、起针30min(t4)进行计分评定。于第一和第四个月经周期痛经第一天治疗采血(离心取血清、冷冻)化验血清PGF2α含量。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结果:观察VAS评分量表的变化得出,三组在各时间点均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在t2点尺胫针组与温针灸组效果相似(P>0.05),结合组止痛效果优于尺胫针组、温针灸组(P<0.05),但余时间点三组止痛效果相似(P>0.05)。 观察痛经症状积分表的变化得出,三组在各时间点均能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在各时间点尺胫针组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情况与温针灸组无差别,但是在t2、t4时间点结合组优于尺胫针组和温针灸组。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PGF2a含量的变化得出,三组经三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素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三组疗效相当(P>0.05)。 结论:尺胫针疗法在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痛经症状的改善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且与温针灸疗效相似,结合组在针刺后即刻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最好,在各时间点改善痛经症状最优。该疗法对患者血清PGF2α的含量有降低作用。三组疗法均对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而尺胫针较常规针刺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操作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