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兔肺挫伤后XAF1的表达变化,探讨XAF1在肺挫伤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意义,为肺挫伤后肺组织细胞凋亡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采用自由落体装置撞击兔右胸壁建立肺挫伤动物模型,分别于撞击后6h、24h、48h、72h时间点随机各取5只作为肺挫伤后6h、24h、48h、72h组;另再取5只正常健康兔不予致伤作为对照组。各肺挫伤组及对照组均给予过量麻醉处死,解剖行大体标本观察,留取肺标本:①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类型;③TUNEL法检测原位肺组织细胞凋亡;④RT-PCR检测XAF1mRNA表达变化;⑤免疫组化检测XAF1蛋白表达。结果:(1)各撞击组兔均有肺挫伤,以右肺为主且严重,部分合并左肺损伤,但左肺损伤较轻且局限。(2)光学显微镜观察肺挫伤后肺损伤明显,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内出血,部分肺泡破裂,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肺挫伤后肺组织内主要为血管内皮、肺泡上皮等细胞凋亡,对照组则少见。(4)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对照组很少有细胞凋亡(TUNEL染色阳性细胞),肺挫伤后凋亡细胞显著增多,主要为肺泡上皮、血管内皮、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部分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与电镜基本吻合,凋亡指数随着病程时间延长先逐渐增加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伤后6h细胞凋亡指数即明显增加,48h达峰值,稍后下降,72h虽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6小时比较24h、48h、72h细胞凋亡增加仍有意义(P<0.05);24h与48h比较无意义(P>0.05),但与24h、48h比较72h细胞凋亡下降有意义(P<0.05)。(5)XAF1mRNA表达变化:正常对照组肺组织有一定量XAF1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肺挫伤后各组XAF1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其先逐渐升高,在6h即升高,24h继续增加,48h表达最强,随后表达下降;72小时表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及伤后6小时组(P<0.05),但低于24h及48h时表达(P<0.05);24h和48h组表达高于6h组(P<0.05),但24h与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免疫组化检测XAF1蛋白表达及分布:正常对照组肺组织有一定量XAF1蛋白表达,XAF1蛋白主要表达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几乎全部粘膜细胞均呈阳性表达,只有极少数细胞不表达或表达较弱),血管内皮、肺泡上皮细胞,部分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等间质细胞亦有一部分表达,以PBS代替一抗则所有细胞染色完全阴性。肺挫伤后6h XAF1蛋白阳性细胞增加,24h较明显,48h最多,稍后下降,伤后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意义(P<0.05)。肺挫伤伤后24h、48h、72h组蛋白阳性细胞均多于6h组(P<0.05),72h组少于24h和48h组(P<0.05),但24h组与48h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及肺挫伤各组XAF1蛋白都主要位于细胞核,未见明确的胞浆染色阳性,说明肺挫伤诱导细胞凋亡未改变XAF1的亚细胞定位。结论:(1)肺挫伤后肺组织细胞凋亡过多,表明细胞凋亡异常参与了肺挫伤后肺损伤。(2)XAF1基因及蛋白在正常肺组织有一定量表达,肺挫伤后表达升高,说明XAF1参与了调控肺挫伤后细胞凋亡,从而参与了肺挫伤后肺损伤的病程进展。(3)XAF1在正常及肺挫伤后肺组织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说明肺挫伤后诱导细胞凋亡不改变XAF1的亚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