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限制语是附加在意义明确的表达形式前后的词汇、短语或句子,以修饰或改变表达内容的模糊程度,由此影响言语表达效果。外交部发言人在发言中会经常使用模糊限制语,但是在此领域内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并不丰富。本研究基于两个自建的语料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语料库(CFMSRC)和美国外交部发言人语料库(USFMSRC),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美外交部发言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揭示两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特点及其异同,并进一步分析其可能成因,还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了中美外交部发言人如何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来顺应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研究结论如下:中美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中都大量使用了模糊限制语,美国外交部发言人比中国外交部外言人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更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而美国外交部发言人则多用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在两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言中的使用频率皆为最高。中美外交部发言人对模糊限制语使用类型的选择,本质是一种语境顺应,为实现其发言的交际目的服务。本研究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了解外交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