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临床多表现为皮肤及粘膜不同程度的出血,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血热之邪所致,兼伤及气阴。在治疗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差、病情易复发等缺点。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国内著名中医专家梁冰教授,常采用的清热凉血、益气养阴法,在结合西药治疗基础上,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特别是对慢性、难治复发性ITP的治疗,优势更明显。目的:通过大样本回顾性研究,评价清热凉血、益气养阴法对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本临床研究,收集2007年7月至2012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门诊诊治病人,均属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ITP患者共100例,其中,治疗组51例患者、对照组49例患者。所有患者,在病情危重期,均采用规范的西医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封闭治疗等。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益气养阴法中药汤药治疗,常选用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侧柏叶、卷柏、蛇舌草、仙鹤草、麦冬、太子参等药材组方,日一剂,早晚两次服,至少连续服用4周以上。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情况的变化,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评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值的变化。结果:在血小板计数上升、中医症候积分下降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凉血、益气养阴法,能有效促进血小板计数上升、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有提高本病疗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