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地理教材自然地理部分的比较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都非常重视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我国在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下也进行了地理课程改革,在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之后出现了四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随后地理教材的对比分析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美国是教育强国,因此,选取了中美两国地理教材自然地理部分的对比分析。希望通过中美两国地理教材的对比分析,得出两国地理教材的异同,从中获取对地理教材编写的可取之处,为我国地理教材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文章选取的是中国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必修1(2008年2月第三版)自然地理部分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翻译的美国麦格劳—希尔(Mc Graw-Hill)公司出版的一套美国高中主流地理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上中下)》自然地理部分作为比较的对象,通过比较法、文献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在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比较中美两国地理教材编写的理念、地理课程标准、教材结构、教材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等方面。论文根据中美两国地理教材自然地理部分的比较分析,对我国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1)提出以下建议:在我国的地理教材编写时,可以在每章、节的开始增设地理关键词;教材中增加多维度图像的选取,对图像标注时可稍对图片的内容进行简介;明确地理实验的步骤,丰富地理实验的类型;在阅读栏目中可以增加与地理科学联系紧密的时事新闻;设置章节复习提要及复习题;增加一些地理网址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地理学习平台。
其他文献
卢卡奇在<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一文中,论述了物化概念及其伦理内涵,它主要表现为: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呈现为一种物的属性,因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
知识发现(KDD,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是从数据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从分析进化计算的产生根源入手,探讨了以人类进化为核心的文化进化机制,提出粒度
有效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现在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课堂高效的保障,因此设计出即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设计就显得
设计一种安装在拉杆箱内的辅助支撑装置,解决拉杆箱在上下斜坡时难以拖行的问题。首先通过受力分析确定斜坡拖行拉杆箱的受力情况:拉力方向与行走方向不一致导致拖行拉杆箱比
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环境问题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衡量陕西省11
中西医虽属不同医学体系 ,但其研究方向和服务对象完全一致。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中国医学存在中医和西医两个体系 ,实现中西医结合 ,创造我国统一的特有的新医学是我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