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工业实践中常见的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对膜的污染问题,研究了此类膜污染的清洗方法。选用制得的聚醚砜微滤膜过滤含有一定浓度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利用阴离子聚合物海藻酸钠与聚丙烯酰胺较强的结合能力,探讨了海藻酸钠对聚丙烯酰胺污染膜的清洗流程与清洗效果。结果表明,使用0.05%~0.70%氢氧化钠(NaOH)与0.03%~0.09%海藻酸钠共混溶液对膜进行清洗,可有效恢复膜的纯水通量,但直接清洗导致膜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工业实践中常见的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对膜的污染问题,研究了此类膜污染的清洗方法。选用制得的聚醚砜微滤膜过滤含有一定浓度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利用阴离子聚合物海藻酸钠与聚丙烯酰胺较强的结合能力,探讨了海藻酸钠对聚丙烯酰胺污染膜的清洗流程与清洗效果。结果表明,使用0.05%~0.70%氢氧化钠(NaOH)与0.03%~0.09%海藻酸钠共混溶液对膜进行清洗,可有效恢复膜的纯水通量,但直接清洗导致膜孔径变大,膜表皮受到损伤,通过预浸泡的方式在过滤前的膜表面形成海藻酸钠预保护层,在其受到聚丙烯酰胺污染后采用碱性海藻酸钠溶液进行清洗,这种“三明治”型清洗方法可在保护膜结构保证膜过滤精度的基础上实现清洗效果,且多次重复清洗的膜仍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使用PES膜对酱油进行过滤除菌后,膜受到污染,考虑到主要污染物为双离子性能的氨基酸类物质,研究了“三明治”型清洗方法对酱油污染膜的清洗效果,同时与热水(85℃),0.1%NaOH溶液,0.1%柠檬酸溶液,0.7%次氯酸钠溶液的清洗效果进行对比,寻找适合酱油污染膜的清洗方法。结果表明,过滤后的酱油菌落去除率达到100%,且营养物质损失较少,但是PES膜过滤酱油过程中污染严重,通量衰减率高达93.6%,过滤过程中浓差极化阻力是膜污染过程中的主要阻力;选用0.05%的海藻酸钠溶液对膜进行预浸泡,过滤后清洗液选择0.70%NaOH,0.09%海藻酸钠共混溶液清洗,可100%恢复膜的纯水通量,清洗后的膜孔径变化不大,可保证膜的过滤精度,清洗质量优于冷热水、NaOH溶液、柠檬酸溶液、次氯酸钠溶液(NaClO),对比之下,“三明治”型清洗方法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创业是对自身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活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创业浪潮,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是国家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和组成。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创业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发掘创业机会、整合创业资源,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创业者合理利用分配资源,做出合理的决策,一定水平的金融素养是成功的保证。2008年后,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国外学者开始重视金
水产食品营养丰富,风味各异,种类各式各样包括捕捞和养殖生产的鱼、虾、蟹、贝、藻类、海兽等鲜活品。其中贝类中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zcta)属独特的一种,不仅壳薄肉嫩,肥壮鲜美还有医用价值,是中西医公认的好食物。现今,工业“三废”的随意排放以及岩石风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已给我国近海海域造成巨大污染,严重干扰了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影响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从而导致群众的生命安全,因
海水经过太阳辐射与洋流季风等影响,使其垂向密度、温度及盐度发生稳定层化,而海洋内波为发生在稳定层化海洋中的一种内部波动。当潜航体在稳定层化海洋流场中运动时,其自身体积效应与湍流尾迹均会对稳定层化流体造成极大的扰动,该扰动将海洋内部的能量带入表层流场。因此引发表层流场短重力波及表面张力辐聚辐散效应,由于该特征不易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控制,当潜艇在稳定层化海水中航行时,其内波对自由面的影响可持续数十天,在
胡柚是原产于浙江省的特色水果品种,营养物质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为开发胡柚产品的健康功能,以胡柚中的生物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和益生菌(乳酸菌)发酵胡柚汁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为胡柚的减肥功效和健康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对胡柚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有效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胡柚黄酮提取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因其滋味鲜美及营养丰富而成为我国最常消费的蟹类之一。但人们普遍认为,拟穴青蟹死亡后不能食用,因此导致许多死亡青蟹的浪费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揭示青蟹死亡后的品质变化及其微生物原因,本论文围绕肌肉和肝胰腺两种可食组织,开展了小分子营养物质和细菌群落组成在青蟹死亡后的变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鲜活拟穴青
泥岩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一种围岩,泥岩遇水软化,承载力降低,是诱发隧道仰拱病害的主要原因,本文以某隧道仰拱病害处治为例,总结出了泥岩隧道仰拱病害事后处治方案及病害事前预防措施,对类似地质环境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过敏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的一种常见病症,尤以婴幼儿时期为高发阶段。本研究将筛选自新疆传统酸马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酵乳杆菌RA3以及植物乳杆菌A5、B2和C4两两混合,筛选出抗过敏潜力最好的复合乳酸菌。通过优化冷休克预处理结合冻干保护剂条件的优化,制备出高活性的复合乳酸菌菌粉。将复合乳酸菌菌粉应用到过敏小鼠模型中,研究其对小鼠过敏的改善作用和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以揭示复合乳酸菌菌粉改善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精神压力的不断增大、作息时间的极不规律和长期体育锻炼的缺乏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疲劳,并且伴随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而长期处于此类亚健康状态则极易引发一系列疾病。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通过配方设计,选取黄精、黄芪、西洋参、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拟青霉菌粉)、马鹿茸相配伍形成复方,经工艺优化而开发出一款安全、稳定的复方中药保健口服液,并对其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功效进行了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AEs)是一种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可有效改善塑料加工和使用性能,但PAEs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危害。目前,饮料塑料包装的使用已成为人类摄入PAEs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建立饮料塑料包装材料和内垫材料中PAEs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对饮料塑料包装中PAEs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保护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对不同饮料中10种PAEs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