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负面效应问题探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众多福祉的同时,又带来了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负面效应。起初作为支流的科技负面效应,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日益复杂化和尖锐化,使得科技正负效应的共存性日益凸现。因此,现在有必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科技的负面效应的表现、成因和治理办法。 首先,为了搞清“科技负面效应”的各种含义,采用历史地追溯的方法,对有关“科技负面效应”问题的思想发展史进行梳理。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针对“科技负面效应”的多样性,具体地分析产生“科技负面效应”的不同复杂原因,主要有:认识上的局限性,社会制度的根源,功利主义的发展观,科技、社会和文化发展失衡,唯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等等。最后,从科技负面效应产生的不同根源与形成机制出发,提出和论证防范“科技负面效应”的各种对策。在这方面笔者认为没有统一的方法论,只有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不同方法的集成,它们包括强化科技评估体制、建立科技立法、建设科技伦理学、推广绿色科技和实施科学发展观等。 关于“科技负面效应”的问题,笔者认为很难在人类历史的某一时刻一劳永逸地解决,而是需要在人类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克服它,把它加以控制。而具体地说,鉴于“科技负面效应”问题形成的复杂性和起源的多因性,有些负面效应问题可能解决,有些只能加以削弱、控制,还有一些是难以预测的。
其他文献
学位
宋明理学是一种哲学,同时又是理学家真诚的人文信仰。一般地讲,信仰是指人们对自身生存主张具有决定意义的存在或观念体系的确信、尊崇,并奉其为行为的准则。近几年,信仰的缺
本文对海德格尔生态伦理精神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只有存在才是万物最源始的根基。在存在的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全新的定位。一方面,海德格尔将自然设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把主体性局限于精神领域,抽象地研究主体性:哲学家排除实践去探讨认识;道德学家从人的本性中寻求道德的根据;美学家不是从人的实践中寻找审美意识;而社会
本文从思维方式这一角度入手,返回到哲学文本中,立足于黑格尔与前黑格尔哲学思维方式的对比,从实体与本质的关系、本质从客观性转为主观性以及主客观统一和本质存在于过程中三个
阿格妮丝·赫勒,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布达佩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理论上有着多方面的建树。国内外学术界已对她的理论成果展开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如现代
海德格尔的宗教生活现象学课程将哲学方法论探讨和保罗书信的现象学阐释并举,两者没有偏废。他从追问哲学的前概念基础开始,深入到实际生命经验的所关联的世界意蕴整体,从而在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