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vWF和sCD40L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j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作为影响人类生活健康的头号杀手,发病率、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均居高不下。出血性脑卒中也是我们俗称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虽然发病率不如缺血性脑卒中,但其起病通常更急,病情发展变化更快,具有更高的致死、致残率。其中以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最为多见,占全部脑出血患者的70%-80%。尽管目前,HICH的病理基础仍未有明确定论,多数研究学者认为,HICH主要跟长期高血压所致的脑内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以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相关。HICH发生之后,血肿产生的占位效应对脑组织可产生直接损伤,间接影响如:周围组织炎性因子浸润、脑水肿形成、颅内压升高等因素可导致脑组织进一步损伤。因此,通过实验对HICH的发生过程进行进一步研究,不但能使我们对HICH的致病过程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而且可以结合临床让我们对HICH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在对HICH发病致病过程的研究中,长期高血压对血管壁的慢性损害,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脆性增加,导致HICH的发生。血管内皮细胞同时也是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组成部分,内皮损伤直接可使BBB通透性增加和微循环障碍产生,是脑水肿继续加重的重要影响因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一种产生于内皮细胞或者巨核细胞的糖蛋白,参与凝血和AS斑块形成过程。血浆中的vWF主要来自内皮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管内皮下的胶原暴露,vWF的结构发生改变,vWF的合成增加并大量释放入血中。vWF水平升高反映了内皮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参与神经细胞进一步损伤中。相关研究已经表明,v WF可作为内皮受损的一个标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系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受体超家族成员的跨膜蛋白之一。而CD40L是其配体,两者可以通过CD40/CD40L相互作用,参与免疫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的信号转导作用,同时与AS斑块的失稳定性有极大关系。CD40及其配体在AS形成相关的细胞表面,如: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CD40L在静息状态的血小板表面几乎不表达。但是血小板活化之后,其内储存的CD40L可以极快的转移至膜上,在短时间内,通过蛋白水解作用使得CD40L脱落下来,产生可溶性CD40L(soluble CD40L,sCD40L)。而sCD40L作为一个与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相关的分子,诱导上述细胞表达一些前炎性因子,产生并释放促炎性介质整合素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等,从而参与炎症细胞的损伤作用,同时可以参与血管的损伤。通过对HICH患者血清中vWF、sCD40L水平的动态研究,旨在了解两者与HICH发病过程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为以后的继续深入了解本病及为治疗方案提供更多证据。方法:(1)收集住院的HICH患者共60例,设为脑出血组,分别采集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1周、2周的静脉血。收集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36例,设为对照组,同样采集当时静脉血。(2)分别测定血清中vWF和sCD40L的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比较HICH患者血清vWF和sCD40L水平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比较血清中vWF和sCD40L水平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水肿体积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相关性。(3)用SPSSl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现,检验水准为P<0.05认为差异有意义。结果:(1)相比较对照组,脑出血组发病24小时内、1周、2周的血清vWF和sCD40L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发病1周时血清vWF、sCD40L升高最明显。(2)HICH患者血清v WF、sCD40L与出血部位无相关性(P>0.05)。(3)HICH患者血清vWF与出血量(r=0.498,P<0.01)、水肿体积(r=0.512,P<0.01)、NIHSS评分(r=0.858,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sCD40L与出血量(r=0.483,P<0.01)、水肿体积(r=0.479,P<0.01)、NIHSS评分(r=0.178,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1)血清中vWF、sCD40L水平在HICH发病24小时内即明显升高,在发病1周时水平达高峰,在发病2周时水平有所下降,但各个时间段两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这与脑水肿高峰发生时间一致,说明HICH发生后内皮细胞损伤及炎性反应持续存在。(2)血清中vWF、sCD40L水平与HICH患者出血部位无关,与出血量以及水肿体积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3)HICH患者血清中vWF、sCD40L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其与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同样成正比,早期对其含量测定可结合CT结果辅助评估病情。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两种不同方式的房角粘连分离术(Goniosynechialysis GSL)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 Glauc
目的:本研究通过跨理论模型架构的健康教育计划结合动机性访谈方法,增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病人的自我效能感,使其改变吸烟、缺乏运动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的,诊断为糖尿病心肌病(
目的:实施医院心肺复苏资料登记,分析心搏骤停(CA)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院内CA患者的心肺复苏(CPR)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按Utstein注册模式要求登记温州医学院
目的:采用分子接枝与共混技术,利用相转化法,构建具有抗凝性能的阿加曲班改性聚醚砜膜。方法:(1)阿加曲班改性聚醚砜膜的构建①阿加曲班改性聚醚砜的制备:以聚醚砜原料为基材,采用硝化及硝基还原(氨基化)反应,制备氨基化的聚醚砜改性原料,然后在EDC催化剂的作用下,将阿加曲班接枝到氨基化聚醚砜原料上;分别测定聚醚砜硝基化、氨基化及接枝阿加曲班后的接枝率、红外吸收光谱及核磁共振图谱,跟踪检测阿加曲班改性聚
目的:检测不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BMI-1、P16INK4A的表达情况,探讨BMI-1、P16INK4A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加剧,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空巢家庭、纯老家庭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老人群体逐渐增大,而照料需求和供给又受到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和社区照料服务
第一部分:胸腔镜与传统正中开胸用于心脏三尖瓣再次手术麻醉的对比研究  目的:总结胸腔镜和传统正中开胸用于再次心脏三尖瓣手术的麻醉及术中麻醉管理要点,为临床心脏三尖瓣再
目的:通过标准化系统性超声检查技术,探讨超声检查和诊断胎儿结构畸形的价值;探讨胎儿结构畸形、超声软指标在检出染色体异常胎儿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
目的:观察和探讨改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27例(42眼)进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