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它那独特的音、形、义兼记方式对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其作为汉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汉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传播手段的在汉字初入日本时不仅是在书写方面的保留,其读音也随之传入日本,以汉字音的形式在日语音韵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千百年历史的演变,汉语音韵和日语音韵中的汉字音都有各自的演变发展,但追根溯源,还是可以在变化中找出他们的关联现象,寻出规律。本文便是以日本《常用汉字表》中所列声母为“g, k,h”的汉字为研究范围,以汉语发音和吴音、汉音为比较对象,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并分析其形成原因。首先通过工具书类《学研汉和大字典》、《现代日中常用汉字对比词典》、《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将《常用汉字表》中所列汉字的吴音汉音等音读以及汉语不同时期音韵进行分类整理,制作成表。其次找出这些读音的时期性变化趋势,并进行汉日对应比较,找出其相应的变化规律。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序章、本论、终章,并附上“注”、“参考文献”、“附录”、“谢辞”。序章主要概括了本课题的先行研究和选题依据,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范围和使用的研究方法等。本论则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对中日音韵进行概述,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从纵向的时间角度出发,将中日音韵史从历史阶段进行划分,以便于从历史角度各个时期的相应对比。其次按照每个划分好的时期,对汉语每个时代的声母进行分类。第二章主要是汉语声母为g的汉字发音与日语汉字音读的对应比较将汉字的汉语发音及其日语音读制作成表,首先从汉字声母入手,声母为g的汉字为研究对象从现代发音入手,找出其对应的古代声母见母和群母。然后对其吴音汉音进行对应比较,最后将日汉发音相应对比、找出汉语声母g与日语汉字音读的对应规律(对应力行音和ガ行音)利用汉语知识解释日语中的发音情况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是汉语声母k和h的汉字发音与日语汉字音读的比较。与第二章采用的方法相同,将研究对象整理成表,分别从汉语音韵和日语音韵角度进行分析,再将日汉情况进行比较,最后阐述分析原因。最后的终章则是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即汉语声母“g、k、h”与日语汉字音读的对应结果,归纳主旨,以及对今后某些问题研究提出一些可能性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