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令人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对环境现状和变化的有效监测是空间遥感技术的优势所在。运用遥感技术能够多时相、快速、经济、即时地提取生态环境信息,有利于人们全面了解环境现状信息及其发展演化规律,为合理利用土地和治理环境提供重要依据。论文以江西赣州龙南地区的稀土矿开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4年的快鸟数据、1999年的ETM+数据、1991年和1988年的TM数据,结合相关资料,进行了矿山环境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论文着重研究了以下几方面:1、经过辐射校正、数据融合及其评价、正射校正和其他图像增强方法,提高目标信息在遥感图像上的表现,增强矿山环境信息,为矿山环境信息的提取做好准备工作。2、进行矿山环境现状信息提取,统计分析研究区各地类的面积。研究表明:已经废弃的矿山地物没有采取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占矿区总面积的8.82%;现行的原地浸矿开采工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水土流失问题,但同时带来了滑坡等地质灾害,矿区共有401个滑坡,占地28.830万平方米。同时对矿山环境的恢复提出了合理搭配使用析矿原料,解决土地的酸碱污染问题,并种植适合矿区生长的植被,进行复垦。3、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进行矿山环境动态监测,并对分类图进行矩阵分析,详细分析了各矿区的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矿区地物的发展趋势相近,稀土矿开采在上世纪90年代末之前处于混乱开采状态,矿山环境遭到很大破坏,90年代之后,矿山开采逐渐趋于正规化,植被正常区大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开始好转。4、利用TM和ETM+的热红外遥感波段,通过太阳高度角校正、温度场的标定、差值处理和密度分割,提取矿区环境变化信息,并分析了变化原因。研究表明热红外遥感影像对矿山水体的变化反应最敏感,因此,针对龙南地区现行的稀土矿开采方法比较隐蔽的特点,建议采用热红外遥感进行稀土矿矿山调查,这样既有效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