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建立起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各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是国家的主人,各个民族之间平等友爱,团结一致是主流。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我国也存在一些民族问题,如民族分裂势力以及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我国开展民族工作,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对它的研究,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概论,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渊源以及发展过程进行了探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产生到最后确立主要包括:初创阶段(19世纪40年代);确立阶段(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深入研究阶段(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具体实践阶段,主要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并且积极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前苏联、前南斯拉夫以及中国等国家。第三部分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构成,主要从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理论;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和策略;处理民族问题基本原则;解决民族问题政治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分析。第四部分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民族观剥削的本质,对我国民族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任何理论其价值的发挥都要通过实践体现出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于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