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竹(Dianthus chinensis)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是既可作切花、盆花,又可作花坛植物和地被植物的优良花卉品种,已被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新疆是我国石竹属野生资源的分布中心,分布了玉山石竹(Dianthus pygmacus)外的所有种类,其中大多种为新疆特有种。本文初步调查了自然分布于天山西缘的两个变色石竹(Dianthus versicolor)种群,电镜下观察比较了花粉形态和种子表皮形态,引种后对其物候特征、形态特征及花期表现进行观测,对变色石竹生长节律、开花生物学特性、种子繁殖特性、抗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我国石竹属植物的分类、丰富新疆地区花卉种类、挖掘北疆地区的本土资源、创造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以及石竹杂交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方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变色石竹喜生于山坡阳面,生长土壤中常有大块砾石。 (2)两个种群变色石竹的花粉表面纹饰存在一些差异,种子大小、颜色大致相同,而种子表皮网纹形态存在细微的不同。 (3)通过物候观测引种后的变色石竹生长情况,发现变色石竹在乌鲁木齐地区能够正常生长,生长呈现出“慢-快-慢”的规律,生长曲线呈“S”形。两个种群的变色石竹在个体生长发育节律方面表现出极为相似的生长特点。 (4)变色石竹的开花期在5月下旬,最佳观赏时期为盛花期,即6月初至9月底,花期较长,连续花期长达165天左右,花部图案多变,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 (5)通过比较3种花粉活力测定方法,认为花粉萌发法和TTC染色法比较适合测定变色石竹花粉活力。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培养基中蔗糖、硼酸、氯化钙,3个因素对变色石竹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选出培养配方为:蔗糖10 g·L-1+硼酸0.1 g·L-1+氯化钙0.05 g·L-1较为适合作为变色石竹花粉萌发的培养基。变色石竹花粉活力能够持续6天左右,柱头可授性可持续5天左右。然而单花花粉具有活力时,柱头不具有可授性。 (6)唐布拉种群和核桃沟种群变色石竹种子在形态、颜色及千粒重等方面无明显区别,种子含水量和吸水率略有差异,最适宜变色石竹种子萌发温度为20/10℃。变色石竹种子能够耐受一定浓度的NaCl胁迫,NaCl对变色石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对变色石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7)通过低温生理试验,隶属函数评价,得出两个种群的变色石竹抗寒能力要强于五彩石竹(Dianthus bar b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