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厄休拉·勒奎恩是美国当代女性幻想小说作家,其幻想小说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再执着于描写魔法的奇妙和未来科技世界的先进,而是通过幻想小说的体裁来描写现实世界,表现出对人类和世界的关怀。同时,她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将“阴阳平衡”“有无相生”的道家整体思想融入到幻想小说中。勒奎恩对道家思想的重构,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休拉·勒奎恩是美国当代女性幻想小说作家,其幻想小说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再执着于描写魔法的奇妙和未来科技世界的先进,而是通过幻想小说的体裁来描写现实世界,表现出对人类和世界的关怀。同时,她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将“阴阳平衡”“有无相生”的道家整体思想融入到幻想小说中。勒奎恩对道家思想的重构,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西方接受道家思想的大背景以及勒奎恩的家庭环境两方面出发,分析勒奎恩和道家思想的文化渊源以及勒奎恩学习道家思想的深层文化动机。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西方带来严重的精神危机,这促使众多西方学者把目光投向东方,以寻求一剂救世良方,此时道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基督教思想的传播,而是去挖掘道家学说的文学和思想价值。此外,受到开明的家庭环境以及父亲的影响,勒奎恩从儿时便开始接触《道德经》,这些都为勒奎恩在幻想小说中重构和吸收道家思想提供了可能;其次,从对“雌性比喻”和“圣人”形象的重构两个方面分析了勒奎恩翻译《道德经》的“创造性叛逆”,指出勒奎恩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道家思想,这种误读为她在幻想小说中重构道家思想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以《地海传奇》系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勒奎恩幻想小说对道家“有”“无”思想的重构。首先,从世界的层面来说,勒奎恩将道家“有”“无”思想同地海世界的诞生和“真名”魔法相结合,“有”和“无”是“道”的别称,地海的“真名”则是对“有无相生”的重构,同时,掌握“真名”魔法的法师要遵循“一体至衡”的原则,在“有无均衡”中维护地海世界的平衡;其次,落实到个人层面,道家的“有”“无”思想成为指导主人公个人成长的生活准则。少年格德在“有为”中迷失,老年的格德领悟到“无为”的真谛,得以找回自我并实现了个人成长。第三章分析了勒奎恩幻想小说对道家“阴”“阳”思想的重构。首先,勒奎恩将“阴”“阴”思想同女性主义相融合,在《黑暗的左手》中,勒奎恩突破性别局限,将“阴阳相生”的道家思想和“雌雄同体”相结合,体现出其包容型的女性主义,即在尊重男女两性差异的基础上,追求两性的和谐相处;在《地海传奇》后三部中,勒奎恩一改前三部的男性英雄叙事,开始关注女性的命运,并融入“阴阳和合”的道家思想,塑造出独特的女性龙人的形象,超越了单一的性别观念,使这些女性龙人散发着“阳”性之美。其次,勒奎恩体悟到“阴”“阳”思想中包含的整体观,并将道家整体观和文化多元主义相结合,批判了文化专制现象,《失去一切的人》是不同国家文化的对立,《倾诉》是新旧文化的对立。通过文化的对立冲突,勒奎恩借助道家“阴阳相济”的思想传达出提倡“多元文化”的主张。综上所述,勒奎恩的幻想小说融入道家元素,展现出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勒奎恩对《道德经》的翻译以及她的幻想小说对道家思想的重构,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动。因此,道家文化的跨文化研究在今天仍具有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衔接和连贯相关理论,聚焦语篇中主述位结构及其推进模式,以经济报告文本为例,系统探讨该类文本中主位推进模式及其翻译处理。本项目所选文本源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8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该文本属于经济报告类文本,主题为2018年世界各国经济平稳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该文本结构严密,逻辑缜密,经济类专业词汇较多。同时,该本文中复杂句较多,其中包含多种主述位衔接方法,使原语篇表述连贯
信息型文本是纽马克提出的三大文本类型之一,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应注重内容信息的表达,而非受限于形式。在翻译过程中,绝对的对等往往很难实现。1965年,卡特福德提出了翻译转换与翻译等值,主张偏离形式的对应,研究句子及以下层面的各翻译转换类型。对于达意为主的信息型文本,尤其是报告类文本的翻译实践而言,指导性较强。本翻译报告原文节选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项目,属信息型文本
本文以能源报告《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能源愿景》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述位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英译汉中译文话题的选择问题。主要探讨英汉翻译中英语原文主位推进模式影响下,汉语译文话题的选择,并解释其原因,最后总结英语原文与译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异同。问题研究主要采用了译例分析的方法,辅之以平行文本,在分析英语原文和译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译例分析,得出译文中句子话题选择的原则,指导译者翻译实
198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确立双语立法制度,规定香港法例的中文译本与英文文本具备同等法律效力。因此,评估该译本的翻译质量有特殊现实意义。1977年,德国语言学家朱利安·豪斯提出了一套翻译质量评估模型。该理论一直备受关注,但相关实证分析多集中于文学领域,尚未见到将该模型适用于香港法例中文译本的实证研究。因此,从这一视角切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立法文本英汉翻译质量评估研究。按照模型提供的分析方法,首先
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表现往往受制于交际中的情境因素。然而,人们对情境因素如何影响语言表现还知之甚少,对情境意识与语言能力之间关系的探究也不充分。在语言测试领域,虽有考试将语言使用的情境因素明确融入测试任务设计中——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推出的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国才考试)中的部分考试任务,以期增强任务的真实性,但这样的尝试也不并不多见。本研究以国才考试(中级)概要写作任务为例,以160名高校
伴随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海量数据通过全球网络进行高效地跨境交互,加速国际投资与贸易活动的进行,为国际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尽管跨境数据流通有利于经济提升,但同时也对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这一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际主体纷纷针对国际投资与贸易构建隐私框架并设置隐私保护标准。虽然多数国家为维护本国公民数据隐私安全采取积极措施,可在国际协作中,尤其是在多方参与的
《天平之甍》是井上靖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作家正式的历史小说第一作。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日本遣唐留学僧如何克服困难,努力将中国的先进文化移入日本的。另外,因为这部小说是基于淡海三船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所作,所以当中自然也写入了鉴真和尚不屈的精神与其历经苦难最终成功赴日的事迹。围绕《天平之甍》这部小说,迄今已有为数众多的先行研究,其中多数均是论述小说的主题与作中人物的。本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
英式汉语是英汉翻译中面临的一大问题。近年来,英语学习的狂潮席卷全国,受英语的影响,出现了带有英语语言特点的汉语,即英式汉语。这一现象在英语专业学生和相关从业者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本研究报告基于《国外理论动态》中的两篇汉译文章,其中一篇讲述了2008年经济危机和2017年政治危机,另一篇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危机对地缘政治的影响。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译文中出现多处英式汉语现象,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研究
随着汉语的全球推广,对外汉语教材层出不穷,关于教材的适用性研究也越来越多,这对促进教材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二语习得理论和教材适用性研究的基础上,以高教版《交际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材本身和使用主体两个方面对该教材在素林职业学院的适用性进行探究。论文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梳理了研究现状,论述了选题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泰国职业学
学术界对农村民主议事会的研究数量不少,从推动村民自治的真正实践和促进农村社区治理的有效发展来看,它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而本文研究的民主议事厅虽然内涵上与农村民主议事会一致,但它们属于不同的具体实践形式。加之民主议事厅的实施让一个问题村脱胎换骨,并强化了民主决策的实践,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农村社区治理视角下,现行的民主议事厅与理想状态对比存在什么运行问题?立足于进一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