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果园生草是一种新型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生草后能够减少地表的裸露面积、提高土壤的利用效率,进而减少水土流失。果园草可用做绿肥或者饲草,有利于果园环境改善和畜牧业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园生草是一种新型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生草后能够减少地表的裸露面积、提高土壤的利用效率,进而减少水土流失。果园草可用做绿肥或者饲草,有利于果园环境改善和畜牧业发展。草地成功建植是果园生草的基础,但易受众多因素影响,限制果园生草更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苹果园土壤的特异性可能影响草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从而影响林下草地建植。此外,果树的遮阴及林下小气候也会对果园草的生长产生影响。本研究以甘肃陇东苹果园为对象,研究了果园土壤浸提液和果园林下环境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萌发、苗期生长的影响,探讨了果园内不同光照条件对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和陇东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1)土壤浸提液不影响黑麦草与陇东苜蓿种子的萌发率,但抑制黑麦草的胚根生长,促进黑麦草和陇东苜蓿的胚芽长,陇东苜蓿的胚根长变化无明显规律。与无叶相比,落叶残留时土壤浸提液能加快牧草种子萌发,有提高种子萌发率的趋势。2)根系浸提液减小了黑麦草和陇东苜蓿种子的萌发率,叶片浸提液仅低浓度时提高黑麦草种子的萌发率。叶片浸提液促进黑麦草和陇东苜蓿的胚根、胚芽生长,根系浸提液促进胚根生长而抑制胚芽的生长。3)与果园外相比,果园内黑麦草的株高、茎叶干重和根系总体积均较大,但根系干重和根系表面积果园内外差异不显著。果园内陇东苜蓿的叶面积和茎叶干重、根系干重和根系表面积则较小。4)剪枝后鸭茅的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和最大光合速率均大于遮阴处理,光饱和点小于遮阴处理。剪枝、遮阴和对照处理下鸭茅的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小于陇东苜蓿,而剪枝下最大光合速率大于陇东苜蓿。光照相同时鸭茅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大于陇东苜蓿,但叶绿素a/b明显小于陇东苜蓿。综上所述,苹果园土壤通过影响草类植物幼苗生长而非种子萌发来影响草地建植,根系和叶片分解的次生物质是土壤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陇东雨养农区苹果园生草不宜选择陇东苜蓿,应选择耐阴性强的草类植物,如鸭茅;果园生草可结合果树管理(如剪枝或低密度建植)来进行。
其他文献
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使用深海设备跟踪水下生物、监测与跟踪深海采矿过程等对人类探索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对水下单目标物体进行快速、准确、稳定的跟踪成为近些年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水下单目标跟踪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难点,例如水下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差、背景环境复杂多变、物体自身的运动以及被遮挡等。近几年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快速发展,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单目标跟踪算法在处理复杂环境下的自然图像时
毛细管电色谱是指在填充或涂覆了色谱固定相的毛细管中实现电泳分离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毛细管电色谱兼具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两种分离机理,既可以分离带
车载网(Vehicular Network)与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CN)有着天然本质的联系与相似性,在车载网中引入ICN技术后能有效的改善信息传输效率。但ICN技术引
筒体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分为框架-核心筒、框筒、筒中筒、束筒四种结构。其中框架-核心筒结构兼具有框架与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
本文证明了偏序超半群理论在模糊偏序超半群理论中也可以找到一套相似的理论,给出偏序超半群上几类模糊理想等价刻画、几类正则偏序超半群的等价刻画和半单偏序超半群的等价
模体(Motif)是指一组序列中局部的保守区域,或者是一组序列中共有的一小段序列模式。更多的时候是指有可能具有与分子功能、结构性质或家族成员相关的任何序列模式,其主要存
Wiener模型由动态线性环节与静态非线性环节串联而成,是一种模块化的非线性系统。本文对模块化非线性系统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基本最小二乘辨识算法,提出基于关键变量分离原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特色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村一品”模式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当今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将“一村一品”与特色农业相结合,探索“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对加快我国农村经济战略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则基于此,以“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作为主要课题,在“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相关概念及绝对优势理
目的:探讨自由肌电图联合诱发肌电图监测听神经瘤手术的意义。方法: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18例临床资料。术中采用自由
焊接接头广泛存在于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中,例如航空、核工业、造船和机械制造等领域,由于焊接残余拉应力的影响,导致焊接接头承载能力降低,并产生焊接接头变形现象。作为焊接构件的薄弱部位,焊接接头极易发生裂纹缺陷、腐蚀开裂以及疲劳失效等。因此,消除焊接残余拉应力,不仅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而且对于减少焊接接头失效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微粒子喷丸技术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喷丸的表面纳米化技术,采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