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研究——以行政行为成立为视角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liangaij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行为在整个行政法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可以说行政行为是整个行政法学的核心。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行政法在我国发展较晚,有关行政行为的很多深层次理论并没有得到深入挖掘,成为我国行政法学发展的桎梏。行政行为法律效果就是其中之一。 行政行为法律效果在行政行为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行政行为成立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就行政行为法律效果在行政法中的理论地位讲,可以这样说,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的核心,行政行为法律效果是行政行为的核心所在,所以行政行为法律效果是行政法学的核心之核心。然而与其重要地位不相称的是,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理论在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影响着我们对行政行为内涵的理解,影响到行政法理论体系的构建,甚至影响到行政执法与司法审查对行政相对人或相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作一下尝试,以解决我国对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理论研究长期无人问津的问题。 在结构上,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原因,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重要理论地位和长期对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理论研究的忽视,是本课题产生的原因。 正文部分从五个方面对行政行为法律效果进行了探讨,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部分对行政行为法律效果概念作了释义并阐述了其特征。行政行为法律效果是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或相关人权利义务所产生的影响,公法意志性、法律从属性及权利义务影响性是其三方面的主要特征。 第二部分从不同角度对行政行为法律效果作出分类,通过分类可以明晰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种类及其相关分类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了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功能。行政行为法律效果在行政法学体系中具有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使其从本质上决定并影响着行政行为的效力。其对行政行为成立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定性功能;二是促效功能;三是决效功能。 第四部分着重阐述了行政行为法律效果存在瑕疵的情况下,如何对其进行矫正。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瑕疵决定着行政行为的瑕疵,或者表现为行政行为的瑕疵,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瑕疵的矫正是通过对行政行为瑕疵的矫正来实现的。矫正方法是:确认行政行为无效、对瑕疵行政行为进行撤销、撤回、转换、变更、补正、更正或废止。第五部分对行政行为法律效果在我国的境遇从理论和实务上作了介绍并进行了相应的检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结语部分认为:鉴于行政行为法律效果在行政法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当加强对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以便加强权力与权利对行政权的限制,明确法律责任,确保行政相对人或相关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同时,对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研究,可以开拓行政行为直至行政法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东亚地区目前是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东亚区域合作的要求也日益突出,东亚区域合作势头日趋
马克思青年时期就为自己确立了从批判旧世界中去发现新世界的理论诉求,在马克思看来,旧世界存在的剥削、压迫等不合理现象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就必
香港政制发展问题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和直接的现实动因。“基本法23条立法”风波和2003年“七一”大游行后,其已成为香港政治的焦点问题。本文一方面通过对香港政制改革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