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疮疡中医病因病机的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艾滋病疮疡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期发现艾滋病疮疡的种类、临床表现,探讨艾滋病疮疡的中医病因、病机,并验证国家973计划重大课题—“艾滋病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中的“艾毒(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名)伤元”假说。  方法:对河南省300多例HIV/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44例艾滋病疮疡病例,剔除其中非艾滋病期病例。同时,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集非艾滋病疮疡对照病例。对艾滋病疮疡患者和非艾滋病疮疡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因、基本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收集,应用SPSS13.0、EpiD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对照研究。  结果:1.一般情况:本课题调查艾滋病疮疡患者39例,男性30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为3.3:1;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7.4%;艾滋病疮疡患者的感染方式以有偿献血为主,达94.8﹪以上,献血多发生在1992-1996年。婚姻状况多为已婚及同居;文化程度较低;全部分布在农村。非艾滋病疮疡患者39例,男性26例,女性13例,男女之比为2:1;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7.4%;非艾滋病疮疡患者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居住在城市及郊区。  2.病种分布:艾滋病疮疡组病种按例数排序依次为:瘙痒、痒疹、蛇串疮、口糜口疮、湿疹、脓疱疮、瘰疬痰核、斑疹、牛皮癣、疖肿。非艾滋病疮疡组病种按例数排序依次为:牛皮癣、痤疮、皮炎、毛囊炎、蛇串疮、荨麻疹、瘙痒、白癜风。  3.临床症状:共筛选39个症状进入分析,艾滋病疮疡组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身体困重,达79.5﹪,出现频率大于60﹪的症状依次为:肢体倦怠、健忘、瘙痒、口味异常、腰膝酸软、发脱、畏寒肢冷、消瘦、恶风寒、视瞻昏渺、神疲。非艾滋病疮疡组中,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皮肤瘙痒,达74.3﹪,出现频率大于10﹪的症状依次为:眠差、情绪低沉、健忘、视瞻昏渺、腰膝酸软、神疲、咽喉不适、口味异常、口渴、肢体倦怠、脘腹胀痛。  4.舌脉分布:艾滋病疮疡组中舌质红占41.0﹪,苔厚腻占92.2﹪;非艾滋病疮疡组中舌质红占46.1﹪,苔厚腻占35.8﹪。艾滋病疮疡组中脉象发生率大于10﹪的是细脉51.3﹪、弦脉46.1﹪、沉脉35.9﹪、滑脉15.3﹪、浮脉10.2﹪;非艾滋病疮疡组中脉象发生率大于10﹪是弦脉43.6﹪、数脉35.9﹪、细脉17.9﹪、浮脉10﹪。  5.病因:艾滋病疮疡的发生与风、湿、热、毒、燥、瘀血、痰浊、寒等有较密切的关系。在艾滋病疮疡组发生率分别是64.1﹪、74.3﹪、61.5﹪、51.2﹪、56.4﹪、51.2﹪、23.0﹪、25.6﹪。非艾滋病疮疡组发生率分别为66.7﹪、92.3﹪、53.8﹪、43.5﹪、74.3﹪、58.9﹪、0、28.2﹪。  结论:1.从39个症状调查结果分析,艾滋病疮疡患者症状普遍较重,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表现出一派元气虚损之象。非艾滋病疮疡患者中,症状普遍较轻,病程较短,且易治愈;从而验证了“艾毒伤元”假说。  2.艾滋病疮疡组中舌质红、苔厚腻所占比例较高,说明艾滋病疮疡患者中湿热为患者较多;脉象中细脉、弦脉发生率较高,说明其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  3.“艾毒”是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名称,“艾毒”具有多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除渐进性地戕伤元气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具有风、寒、湿、热、燥等六淫外邪的特点及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病因特点。各种病因之间可以相兼为患、互为因果。  4.艾滋病疮疡的发生与肺、肝胆、脾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机多是由于“艾毒”损伤元气,脏腑受损的情况下,风热袭肺、肝胆湿热、脾胃湿热等所致。  5.艾滋病疮疡病因复杂,本次调查中未涉及的病因,如情志、饮食、劳倦都可能与疮疡发病有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际,制备能够较好模拟肺脾气虚型RRTI小儿的大鼠模型,并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研究,运用现代免疫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
【摘要】“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学校安全工作重如泰山,学校应把安全工作纳入到政治任务的高度,强化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创设校园安全稳定环境,恰当处理学生活动安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健康成长防范意识创设环境平安校园 关注焦点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不但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欢乐和幸福,也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因此学校安全工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导向趋向于形象化、直观化与生活化,所以积极引领小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是与小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与思维特点紧密相适应的。本文结合自身生活化教学实践提出,在教学情境上渗透生活化元素;教学内容上渗透生活化元素;教学作业中渗透生活化元素。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与渗透,以及随着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积极支持、紧密配合,保持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搭建一支彩虹之桥。 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开辟教育新渠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有效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形成现代幼儿教育立体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三维构造,使每个幼儿得到全方位
【摘要】游戏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最佳时机。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主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过程。  【关键词】自主游戏 主导放任 隐性指导诱发作用互补作用参与指导  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与颈性眩晕的内在关系及牵引配合药物疗法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为临床制定更为科学、可行、规范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判断标准提供一定的理论
【摘要】近些年来,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教师团队的重视。尤其在口语教学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其学习效果。本文旨在对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通过课堂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情感因素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大量理论与研究表明,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同等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
【摘要】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师学生角色转换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里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建构知识,并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
目的:观察敏疏糖胶囊对痰湿内蕴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方法:选取符合痰湿内蕴型代谢综合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予以敏疏糖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二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追求高效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教与学的行为受人(教师与学生)的精神力量的支配,学校文化建设是产生精神力量的重要一环,优秀的学校文化建设会为高效课堂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对高效课堂的“效”的理解  一节课,从其质量上看,可以分为高效(或有效)及无效两种情况,高效是指课堂教学实施后,学生能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三个方面获得进步和收获;无效则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