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由于释药时间缓慢而常常导致抗癌效果下降,而还原敏感型纳米胶束可以利用细胞内外还原电位的差异,实现在肿瘤细胞内快速释药,从而达到较好的抗癌效果。本论文利用胱胺作为连接臂将硬脂酸偶联到普鲁兰多糖上合成了含还原敏感二硫键的聚合物P-ss-SA,同时,利用己二酸二酰肼作为连接臂将硬脂酸偶联到普鲁兰多糖上作为不含还原敏感二硫键的对照P-SA。然后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制备了自组装纳米胶束。动态光散射(DLS)及透射电镜(TEM)结果显示纳米胶束P-ss-SA及P-SA呈球形且均匀分布,粒径在200—nm左右。P-ss-SA胶束的粒径在还原条件下会持续增加最后解离,表现出较好的还原敏感性质。然后以疏水性抗癌药物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采用透析法制备了载药纳米胶束P-ss-SA/DOX及P-SA/DOX,其中P-ss-SA/DOX载药纳米胶束的最大载药量达7.56%。载药纳米胶束粒径相比空载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大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体外释药实验表明P-ss-SA/DOX胶束在还原条件下会加快药物释放,表现出较好的还原敏感释药行为,这有利于实现DOX的控制释放,提高抗癌效果。最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流式细胞仪(FCM)分别对MCF-7细胞摄取纳米粒的情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含二硫键的P-ss-SA纳米胶束能够在短时间内携带大量的DOX药物进入细胞并快速将DOX从胶束中释放,使得DOX能够有效的作用于细胞核从而将癌细胞杀灭。细胞毒性实验表明P-ss-SA/DOX胶束对MCF-7和HepG2细胞毒性要显著高于P-SA/DOX胶束,P-ss-SA/DOX胶束的半抑制浓度IC50接近游离DOX,而显著大于P-SA/DOX。溶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显示空胶束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上结果都表明含二硫键的P-ss-SA/DOX纳米胶束具有较好的还原敏感性质,在胞内还原条件下能快速释放DOX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效果。综上所述,P-ss-SA纳米胶束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载体材料,作为疏水抗癌药物的运输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