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中段废水是指浆料经过蒸煮后,提取蒸煮黑液,在后续的筛选、洗涤、漂白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排放量比较大,溶出的木质素和它的衍生物使废水具备一系列从浅棕到深褐的颜色,不经处理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对菌种进行筛选、培养,可以对大多数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利用稀释倍数法和划线稀释法从造纸中段废水中分离降解菌,检测它们对造纸中段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利用吸光光度法绘制它们的生长曲线,筛选出6株高效菌株,分别为W2、H4、H6、S4、S3、H3。其中W2、H4、H6和S4的COD去除率达到了60%,H3和S3的COD去除率也达到了30%以上。以该6株菌为出发菌株,结合统计学方法,构建可有效降解造纸中段废水的优势菌群。结果表明,单变量H3、H4和S3对废水COD降解起积极作用,交互作用中X1X4、X1X2 X6对响应值有积极影响,X1X2有消极影响(X1为W2,X2为H4,X4为S4,X6为H3),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一价预测模型,选出W2、H4、S4、S3和H3构建用于造纸中段废水的优势菌群。研究了Fenton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最佳工艺,为pH值为5.5,400mL的废水中10%的硫酸亚铁溶液加入量为16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量为0.6mL,该条件下,废水的最大COD去除率可达91.3%。与Fenton氧化法处理相比,生物处理与Fenton氧化联合具有更优的处理效果,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