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子参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A.Mey.var.major(Burk.)C.Y.Wu etK.M.Feng或羽叶三七 Panax japonicus C.A.Mey.var.bipinnatifidus(Seem)C.Y. Wu et K.M.Feng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粗皮及须根,干燥;或蒸(煮)透后干燥。具有补肺,养阴,活络,止血功效。用于气阴两虚,烦热口渴,虚劳咳嗽,跌扑损伤,关节疼痛,咳血,外伤出血等症[1]。
近代研究表明,珠子参中化学成分主要含皂苷类成分,主要有竹节参苷Ⅴ(即人参苷-Ro)、竹节参苷Ⅳa(chikusetsusaponin-Ⅳa),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人参苷-Rg2、Re,三七苷-R2(notogin-senoside-R2)及竹节参苷Ⅳa甲酯。除此之外,还含有氨基酸、糖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药理研究表明,珠子参总皂苷具有扩血管、降血压、中枢抑制、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抗脑缺血、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保护髓外造血功能、保肝作用、抗肿瘤作用等心[2]。
随着近年来对珠子参不断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活性成分被发现,引起了医药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开发珠子参资源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中国药典》1977版、1985版、1990版、1995版、2000版、2005版,《云南中药材标准》1974版均有收载。但现行200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中,珠子参的内容尚有不足之处。
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珠子参的性状、显微鉴别内容,增加检查项检查内容,如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等的测定;在进行化学对照品(对照药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珠子参皂苷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建立珠子参皂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含量测定方法,制订相应的含量指标,以建立客观、科学、操作简便易行、方法稳定的鉴别、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制订相应质量标准。为规范珠子参药材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科学依据,为珠子参的进一步新药开发和工业化大生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