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电视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文艺节目,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逐步运用其中,音乐电视的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趋势。音乐电视是以音乐为听觉表现形式、以连续活动画面为视觉表现形式,声画融合并相辅相成的一种文艺节目。音乐电视以它独特的音乐、画面、创意制作使各种传统门类的艺术呈现各种意义上的延展,它以音乐为主,画面为辅。音乐在审美方式上属于听觉的感性艺术,音乐的创作实际上是在对现实生活的翻译、抽象化后得来的,同时描绘由此产生的复杂情感和启示及升华的思想情操。受众只能通过感应、体悟和想象来理解音乐的主题和内容,但这种暗示出来的情感,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多种解释,亦不存在其他艺术中所具有的那种现实中的原形,而歌词只是通过抒情或叙事性的文字通过意指的方式将受众带入音乐情感的核心,是文字对音乐的第一层解码。事实上视觉接受才是审美的首要特征,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最终总是要通过反应中的图像和画面来完成,画面有声音达不到的介质作用,但是具象的画面也极有可能传达不出音乐的灵魂。作为表现音乐的画面介质---电视,具有综合听觉与视觉的功能,通过画面为音乐做第二层解码,但对于音乐的抽象形象和感性抽象内容却很难表现。色彩作为视觉的第一反应,是画面中主要造型元素之一,具有心理错觉、音乐性、情感性和象征性的优势。这些优势使色彩成为感性的视觉艺术元素,这些感性特征在画面表达音乐的过程当中,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色彩的这些特性既补充了电视画面具象对于音乐抽象表达的缺漏,又弥补了音乐对于画面具象展现的弱势,使音乐电视作品浓缩的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得以展现,对于画面能够表达出音乐和音乐电视作品的精髓作用至关重要。色彩这种感性特征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而不同的情感诉求也能够影响色彩的情感属性,音乐电视的很多作品都是以色彩的这一辩证效应,实现作品的艺术内涵表现的。在这里将色彩的四种特性与这一辩证效应统称为色彩意蕴。而在音乐电视制作中,就是以色彩意蕴作为桥梁和纽带沟通音乐与画面之间的时空关系,营造审美意境,配合主题的。如何做到画面的表达既不直白的图解歌词也不削减音乐的联想形象,而能够直观生动的表达音乐的内涵、体现音乐歌词的主旨思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色彩意蕴是怎样在音乐电视中发挥弥补缺欠、调整画面的作用是本文所探讨问题的关键。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角度入手,结合定性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比较法等展开对色彩意蕴的组成和其在音乐电视中的作用、构成规律进行视觉体验方面及心理体验方面的研究。第一章:音乐电视与色彩意蕴,概括地说明了音乐电视的概念、类型、特点及中国音乐电视的发生、发展和特色;着重分析说明能够表达色彩意蕴的色彩特性,即色彩的心理错觉、色彩的音乐性、色彩的情感性、色彩的象征性和其中的辩证关系,并举例说明在音乐电视中的应用。第二章:就色彩意蕴在音乐电视的三种音画关系中进行分析。第一节:在音画同步的过程中,主要从两方面举例分析色彩意蕴在作品中的运用及作用,首先它能够扩充表象的局限,补充音画同步图解音乐歌词的局限性;其次还能够平衡被动的空间,弥补画面配合音乐的被动与不足。第二节:在音画平行中,主要从两方面举例分析色彩意蕴在作品中的运用及作用,首先它能够以色彩的表意和表情的功能沟通音画的内在联系;其次还能够以意境结合音画。第三节:在音画对立中,主要从两方面举例分析色彩意蕴在作品中的运用及作用,首先它能够在音乐与画面相对对立的关系中发挥象征性等的作用,使看似相反的音乐与画面具有关联和共通性,使观者在强烈反差效果的音与画之间思考觉悟,理解作品主题,深化作品主旨;另一方面通过色彩的色音相对属性和象征性、情感性表现音乐的内在涵义,表达象征意义,帮助观赏者在音乐和画面呈现对比的态势下理解作品深刻的哲理思想。得出结论:只有使音画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利用色彩意蕴辩证美学的原则才能做到采长补短,取画面灵境扬音乐精魂,为音乐电视的创作和欣赏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对音乐电视色彩意蕴发展前景的展望,从两方面来谈:一方面从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角度说明中国音乐电视的色彩运用融合时代精神、结合现代艺术必将迅速发展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从技术运用的角度说明创新色彩蕴意表达个性化的必然和更新色彩运用理念的必要。并提出创作独具特色的音乐电视设色手法是具研究价值的课题。